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阅读:909回复:0

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09-17 13:48
乔朝飞  孙  威*

摘  要:本文通过国际地理信息市场分布状况、技术发展和管理情况等方面了解国际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国际  地理信息产业  现状  趋势

近年来,国际地理信息产业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产值规模大,市场集中度高,技术发展迅速。全面了解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我国由测绘大国向测绘强国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 市场总体状况


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和西欧,美国在地理信息市场所占份额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拉丁美洲、东欧、中东和亚太地区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也正在蓬勃兴起。
(一)地理信息系统市场
从全球范围看,地理信息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势头良好。据美国市场分析公司Daratech的统计,地理信息系统(GIS)市场受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全球GIS市场规模增长率为1%,虽然远远低于2008年11%和2007年17.4%的增长幅度,但是,2010年,全世界范围内的地理信息软件、服务和数据的销售额共计44亿美元,实现了10.3%的快速增长,重新达到过去6年以来的年复合增长率。Daratech的报告称,2011年,地理信息产业的销售额将会以8.3%的年增长率达到50亿美元。美国GIS市场规模近年来的年增长率接近35%,纯商业化应用的年增长率高达100%。韩国GIS市场在2005-2007年的年均增长率为44%,2007年市场总规模为17亿美元。2008-2009年度,印度地理信息产业规模达到83.89亿卢比,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5.59亿卢比,增长率达23%。澳大利亚的GIS市场2007年产值为11亿美元。
在GIS软件市场,以美国ESRI公司、加拿大PCI公司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GIS软件产品和方案提供商,其产品成熟、稳定性好、可靠性强,全球用户也最多。2009年ESRI公司占有全球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市场30%的份额,Intergraph公司占有16%的市场份额。
(二)卫星导航应用市场
卫星导航定位市场方面,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已成为继蜂窝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全球第三大IT经济新增长点。2003年以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市场规模逐渐增大,2009年全球应用市场规模达660亿美元,保持15%的增长率。LBS市场正在迅速增长,预计到2014年将会达到129亿美元。2009年北美地区LBS用户已超过1600万人,预计到2015年将增至5000万人。
目前,国际卫星导航产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车载导航呈快速增长态势。2001年,全球车用GPS硬件市场仅为34亿美元,2010年达219亿美元。二是全球便携式导航设备(PND)市场增长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GPS导航手机的普及,占领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三是全球GPS手机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市场研究公司Berg Insight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全球GPS导航手机2010年销量为2.95亿部,与2009年相比增长97%。预计到2015年时,GPS导航手机销量将达到9.4亿部,2010年至2015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8.8%。
在导航电子地图市场,美国的NAVTEQ公司和欧洲的Tele Atlas公司几乎垄断了北美和欧洲市场,二者于2007年分别被Nokia公司和TOMTOM公司收购;MapMaster、IPC和Zenrin公司瓜分了日本的全部市场份额。在卫星导航设备方面,美国的GARMIN公司和欧洲的TOMTOM公司占有主要市场,GARMIN所占市场份额达到33%。
(三)遥感市场
遥感市场方面,国际卫星遥感数据应用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2004年,全球卫星遥感市场(除空间系统外)为14亿美元,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数千个机构或企业从事或参与卫星遥感及其应用活动。其中,遥感商业化做得比较成功的国家有美国、法国等。纵观国际遥感市场,各国政府大力支持遥感产业化发展,并通过政府补贴、放宽行业监管政策促进空间遥感的产业化,通过政府采购,拉动遥感产业市场需求。遥感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强,细分市场逐渐形成。

二 技术发展现状


(一)测绘基准建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大地测量基准框架向全球一致的地心、三维、动态和综合多功能方向发展,空间大地测量逐渐成为基准框架建立和维持的主要理论和技术支撑。重力场探测致力于发展卫星和近地探测技术,特别是卫星跟踪卫星和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提高精度和分辨率依然是未来地球重力场探测的主要目标。GPS水准方法已渐成为精化区域性大地水准面和探测局部重力场精细结构的重要手段。大地测量在地球动力学研究、灾害监测和预报等方面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实现天空地立体化
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领域,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已拥有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正在建设之中,印度计划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名为“地区导航卫星系统”的太空卫星导航网的部署,日本版GPS卫星系统——“准天顶卫星系统”的首颗试验卫星已于20109月发射升空。到2015年,卫星导航定位的用户将面临一百颗多导航卫星同时并存的局面,导航定位的实时解算速度和成果的精度将成倍提高,定位精度有望达到厘米级;室内定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定位精度将达到亚米级。
在卫星遥感领域,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相继掌握测绘卫星研制技术,具备较强的自主获取地理信息数据的能力。中国、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拥有本国的遥感测绘卫星。测绘卫星的空间分辨率正以每10年一个数量级的速度提高,1-5已成为21世纪前10年新一代测绘卫星空间分辨率的基本指标,分辨率达到0.25GeoEye-2卫星已经列入发射计划。除了光学测绘卫星外,各种新型测绘卫星的研制突飞猛进,如干涉雷达卫星、重力卫星、激光测高卫星等纷纷涌现。
在数字航空摄影领域,数字航空摄影系统是近1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航摄系统,其采用数字航空相机取代了传统的胶片相机,同时与GPSIMU集成,具有无地面控制或少量控制点条件下的测图能力。无人机航摄系统凭借使用方便、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地面测量领域,移动测量系统(MMS)发展较快,利用该系统,能够在汽车高速行进之中,利用激光扫描(laser scanning)设备快速采集行进路线及路线两旁地物的实景影像、空间位置数据和属性数据。国内外各科研院所及商业机构中出现了许多MMS。世界上最大的两家导航数据生产商NAVTEQTele Atlas均将移动测量系统作为其数据采集与更新的主要手段。相比之下,地面常规测量设备的使用率在逐步降低,在英国,地面的地理信息数据中只有10%是通过常规设备采集的。
(三)地理信息数据处理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系列采用并行处理方式的遥感数据快速处理系统陆续开发成功,如欧盟研制的像素工厂(Pixel Factory)系统、美国PCI公司的GeoImaging
AcceleratorGXL)影像处理软件、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摄影测量网格系统(DPGrid)等。像素工厂是一套用于大型生产的遥感影像处理系统,代表了当前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的最高水平。云计算技术已引入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中,大大提高了地理信息分布式计算能力。ESRI公司宣称,该公司2010年发布的ArcGIS 10是全球第一个可支持云计算的GIS平台。

三 政策现状


年来,各国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分重视,相继制定了有关战略、规划和政策。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制定有未来一个时期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或规划。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了刺激陷入困境的美国经济并降低国内失业率,2009年年初美国ESRI公司和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向国会提交了一项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议,建议建设“国家地理信息系统”,计划投资12亿美元,在3年内完成整个系统建设。2011年6月,美国政府为推动GPS商业化运营,向其隐形补贴约180亿美元[1]。2011年3月,加拿大政府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为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GeoConnections项目提供3000万美元的资金,几乎是原来(1100万美元)的三倍。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部长说:“该项目将确保加拿大在数字经济中保持其国际领先地位。联邦领导层将继续推进政府工作重点,支持联邦的责任,促进经济发展”[2]。2011年7月,印度政府通过了《遥感数据政策(2011)》[3],根据此政策,精度高达1米的遥感影像数据应无歧视地分发给用户。

四 发展趋势分析


(一)产业集中度日益加强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全球地理信息产业的集中度将不断提高,企业兼并、重组势不可挡。企业并购、市场洗牌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在地理信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下,大企业并购潜在的竞争对手,是补充自身短板、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前地理信息产业已经逐渐步入成熟期,市场横向、纵向发展趋于饱和。这就必然促使部分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促进企业布局向综合化、规模化、集团化、园区化、连锁化发展,促进配套企业布局朝专业化和园区化转变,并逐步建立起网络化、分散化的服务渠道。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地理信息产业链条越来越短,单纯进行数据获取或处理的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客观上加快了企业兼并、重组进程。
(二)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引领发展
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是当今国际公认的八大无线产业之一。卫星导航定位已经成为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基本功能,这为卫星导航定位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应用范围将渗透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各方面,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方便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和地理信息产业龙头。
(三)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成为重要方向
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将进一步融合,推动地理信息服务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并极大地提升服务水平。谷歌虚拟地球的推出,引发了地理信息网络化应用的一场革命。各国政府和企业注意到这一发展趋势,纷纷采取措施,以期在网络化地理信息应用中抢占先机。云计算是一种新的商业计算模型,根据IDC公司的预测,云计算在未来数年内将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预测到2014年云计算的产值将达到555亿美元。

五、对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将地理信息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研究制定有利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地理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创新地理信息安全保密措施和监管手段,加快出台互联网地图服务、遥感影像统筹管理及公开使用等有关制度,科学调整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准入政策和机制。
(二)加强地理信息技术创新
引导地理信息企业、研究机构加大研发力度,支持企业建设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企业参与实施国家科技计划、共建创新基地。建立地理信息技术成果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地理信息科技资源和成果的流动和合理配置,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有效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地理信息企业不断创新产品形式和服务方式,满足社会需要。
(三)搭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平台
统筹规划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一批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创新能力强、规模效益好的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发挥园区的孵化器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充分发挥相关协会、学会的作用,积极开展科技咨询、产品评估、技术交流和诚信建设等活动。加大地理信息产业宣传推广力度,推动地理信息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 测绘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1。
[2] 陈常松,刘利,2011。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内部刊物),(9):7-12。
[3] 刘利,徐永清,2011。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助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内部刊物),(8):8-11。
[4] 孙威,乔朝飞,2010。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测绘报,第69期。

 


* 乔朝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规划与项目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孙威(女),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
[1]http://www.geospatialworld.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2517%3Aus-provides-usd-18bn-subsidies-to-gps-industry&catid=72%3Abusiness-market-survey-research&Itemid=1

[2] http://www.gisuser.com/content/view/22969/2/
[3]http://www.geospatialworld.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2539:india-adopts-rs-data-policy-2011&catid=78&Itemid=1
喜欢0 评分0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