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数维2014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14-08-22
  • 发帖数9
  • QQ
  • 铜币151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阅读:734回复:0

[原创]再小地块都能被“天眼”测到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4-10-31 16:24
根据北京(楼盘)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最新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北京市的冬小麦种植面积353259亩,总产量122195.7吨;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温室219990亩、大棚110565亩。这些看似普通的数据究竟是如何统计出来的呢?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对助力北京市农业数据统计的利器―卫星遥感进行了探访。
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农业调查处处长张群介绍,北京市2006年开始在农业统计调查中引入卫星遥感技术,现在很多农业统计数据都是通过卫星的“天眼”测量出来的。在张群看来,这种先进的统计方式不仅提高了统计调查的效率,而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统计误差。据了解,北京是国家统计局首个批准使用卫星遥感统计农业数据的行政区域。
昨天,北青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家业内公司,他们是为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提供农业数据遥感统计服务的合作单位。据该公司北京区域副总经理介绍,他们公司早在2005年就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卫星“北京一号”启动商业化运营,这个卫星安装有两部地面分辨率分别为32米和4米的遥感照相机,随着卫星环绕地球的过程不断对着地球拍照再传回地面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这些“天眼”,不仅地面上所有大型建筑都可分辨,每个地区的种植地块也都清晰可见。
“以往的农业调查方式主要是调查员到农村挨家挨户询问数据或者到生产队调查数据,然后再逐级上报汇总,效率自然低下,而目前通过天眼监测,只要是1亩以上的种植地块都能被监测到,准确率达到95%以上,效率也大为提高。”张群介绍,很多即便不在耕地上的作物种植面积也能被统计进来,大大提升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遥感外业调查车确保统计数据精度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利用 “天眼”不仅能“看”到种植地块,而且技术部门还能根据不同植被光谱不同的特点,清晰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作物,甚至区分出作物的长势情况。比如通过对冬小麦播种、返青、成熟等不同时期的数据对比,能够全面掌握北京地区冬小麦的生长状况,为农业部门提供参考数据。
不过,“天眼”也不是万能的,在以遥感统计为主的同时,统计部门还需要遥感外业调查车开进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核查遥感统计结果,确保最终数据满足统计用数精度要求。据与统计部门合作的北京天合数维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演示,他们开展统计遥感外业调查工作所使用的外业调查车搭载卫星导航和多款专业外业调查设备,可以实现广范围、高精度的调查。张群介绍,以遥感统计为主、地面调查为辅的新型统计模式实现了相关农业统计数据从以往“报多少、是多少”转变为目前的“是多少,报多少”。
卫星遥感找出未申报动土工程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其实除了农业统计数据,卫星遥感在北京市的数据统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包括北京市域内的动土施工工程也已经纳入卫星监测。如果有开工工程没按规定申报,统计部门也能通过一年两次的卫星遥感监测到未报工程。据了解,仅通过这种利用卫星遥感对施工工程查余补漏的方式,迄今北京市已补充查找出的地表动土工程完成投资额就达到了304亿元。
野外调查车是由北京天合数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共同研制的新一代调查车,针对遥感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基于运载车辆、通过航空、计算机、通讯、导航及3S技术的集成应用,形成机动灵活、集成度高、性能可靠、保障能力强的移动式车载调查系统,具备快速获取、快速处理和判读的能力,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供调查信息,为遥感监测工作的实际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