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数维2014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14-08-22
  • 发帖数9
  • QQ
  • 铜币151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阅读:540回复:0

[原创]无人机发展迅猛 产业环境需共同维护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4-10-31 16:23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机在多个领域都成为炙手可热的“法宝”,从农业粮食估产,到地质灾害监测,几乎无所不能。无人机因为其轻巧灵活,起飞降落影响因素小,便于携带传感器等诸多优势,已成为地信行业的未来大趋势。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德国柏林INTERGEO2014展会中,毫无争议主角是无人机,有55家来自世界各地的无人机制造厂商在展会中亮相,而涉及无人机的展位更是达到了百余家,传统移动测量的光彩被无人机的光芒“压制”。无独有偶,国内最大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展览会的情况也基本一致,虽没有那么多的无人机制造厂商前来参展,但在展览会最主要的展区,无人机的身影占据近半位置。同时,主办方还专门设置了无人机低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论坛,会场一座难求,业内对无人机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热度。
     无人机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一样,其用途分为军用和民用。虽然目前的市场规模是军用无人机占据很大一部分,但民用无人机的市场也在迅速成长。2014年第五届中国无人机大会举办期间媒体报道的市场规模数据显示,未来二十年,国内无人机市场主要集中在战斗无人机研发与装备,市场容量在600亿至1500亿之间,而国内民用无人机需求将达到460亿元。根据美国航空咨询公司蒂尔集团(Teal Group)2014年的市场调研数据,未来十年,每年全球无人机市场的支出费用与现在相比将翻倍,由目前的64亿美元增长至115亿美元,而未来十年累积的支出费用将达到910亿美元。蒂尔集团的报告还指出,未来十年,民用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将比现在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14%的市场份额。蒂尔集团对无人机搭载的有效载荷的市场规模也做出了预测,他们认为,包括电子光学/红外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通信情报系统、C4I系统等在内的有效载荷的市场规模将由2014年的28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56亿美元。这些预测数据无疑给民用无人机市场的发展增加了信心,同时也表明,民用无人机今后将扩展至更广泛的行业,将有着巨大的应用需求。
      无人机的趋势
      目前,我们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应用的无人机主要分为固定翼和多旋翼两类,这两种类型各有优势,北京天合数维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具备同时生产两种无人机的高新技术企业。相对于固定翼,多旋翼的无人机更为大多数人看好,将会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
无人机的风险
  很多人或许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操控无人机就像操作航模一般简单,但实际上,操控无人机还是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首先是人身风险。虽然无人机正在向着轻量化发展,但在搭载了各种设备之后,其自身重量也相当可观。因此,如果被无人机击中,很容易重伤,甚至付出生命。
其次是财产风险。无人机不同于航模,它搭载着各种精密昂贵的传感器设备,这些设备的价值动辄百八十万元甚至更高。面对如此精贵的“测绘装备”,无人机的操控人员更需要技术和心理过硬,若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飞机坠毁,那么搭载的设备自然也随之报废。
规避这两种风险,方法之一就是培养合格的无人机操控手。现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中国民用航空管理局都有相应的无人机培训体系,有无人机法规及训练机构审定规则,经过培训的无人机操控手也需要进行资格考核与注册。
天合数维安排五位无人机驾驶人员,参与10月18日由中国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下简称中国AOPA)组织的,我国第二期“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训练机构审定”培训班。此次培训因由中国AOPA负责,故被业内人士称为我国无人机资质培训的“黄埔二期”。这迈出了无人机正规化管理第一步。
  无人机的管理
  这段时间无人机航测最受关注的一个事件就是,北京发生的三人利用无人机进行非法航测,造成各方财产损失,将承担刑事责任。围绕着这起事件,无人机应如何管理成为热点话题。一方面是我国尚没有完善的无人机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则是低空空域尚未开放,申请空域困难的现实。
  根据腾讯科技的报道,我国目前涉及无人机管理的法规主要有:
  2003年5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明确规定无人机用于民用业务飞行时,须当作通用航空飞机对待。从2005年开始,按民航部门的要求,无人机都必须加装空管应答机,并具备防撞功能。
  2009年以来,我国民航主管部门颁布了多个管理文件:《关于民用无人机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和《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工作会议纪要》,主要解决无人机的适航管理问题;《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主要解决无人机的空域管理问题;《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主要解决无人机的驾驶员资质管理。
  2013年出台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指出,重量小于等于7公斤的微型无人机,飞行范围在目视视距内半径500米、相对高度低于120米范围内,无须证照管理,但应尽可能避免遥控飞机进入过高空域;重量等指标高于上述标准的无人机以及飞入复杂空域内的,驾驶员需纳入行业协会甚至民航局的监管。
  按照国家民航局的规定,今年4月起,无人机驾驶员资质及训练质量管理由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中国AOPA)负责,这也是我国首次对无人机驾驶员的资质培训提出要求,分析人士认为这迈出了无人机正规化管理第一步。
  在腾讯科技的这篇报道中,还提到,中国民航局目前正就《无人机空域管理规定》征求意见,不久后有望出台。无人机的飞行与通航飞机不同,属于临时飞行限制区域作业,意味着只是划设一块区域,让无人机在区域内作业。因此,意见稿涉及无人机在隔离空域飞行,在融合空域飞行的内容,主要针对民用无人机如何申报飞行计划,申报应具备哪些条件,以及在哪些空域里可以飞行等。如果该规定得以颁布,那么就意味着民用无人机的作业将有规可循,使无人机的飞行合法化,并将进一步促进无人机市场的发展。
  在监管层面,李英成建议应用北斗通讯技术实现对无人机飞行的监管。一方面利用北斗短报文向空管部门传输无人机的位置数据,另一方面联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民政部、国家海洋局等部委,构建跨越多行业、覆盖多领域的无人机遥感网络,从无人机资源,飞行任务,以及元数据共享等多个层面形成注册机制,使无人机飞行能够有序进行。
      最重要的是,如石礼上在演讲时所呼吁的那样,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们应该共同呵护所处的行业环境,在目前的政策和管理体系下,合法作业,这样才能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作为一个业内企业,我们确实应该为行业大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天合数维为了杜绝“黑飞”情况的发生,公司领导决定:进一步加强对公司及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的规范管理,公司同时进行了无人机训练机构资质申请。为以后培训专业飞行人员,飞行任务执行正规化奠定了基础。
      天合数维将迎来持证飞行时代,为今后公司的无人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