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36回复:0
智能汽车的门派之战 未来谁主沉浮?
苹果的高级副总裁Eddy Cue在6月的WWDC(苹果全球研发者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曾开门见山地问道:“如果将iOS系统置于车载屏幕上,你怎么看?”
<p>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众所周知,汽车是工业之王,代表了工业产品设计和制作的最高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延伸,其对传统产业正不断渗透,从苹果通过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对车载系统的整合,到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再到特斯拉汽车的全智能控制界面,无论改变来自内部或外部,科技元素正深入骨髓地改造着汽车,使得汽车变得越来越智能。</p> <p> 延续去年在WWDC上发布的Siri Eye Free,苹果在今年发布了iOS in the Car 的软件服务,这是苹果再一次进军车载系统的尝试。苹果内部对“iOS in the Car”极为重视,现任CEO 蒂姆.库克曾表示,其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App Store、iTunes等产品。这样的坚持与重视源自于苹果教父乔布斯。有报道称,苹果董事会成员Mickey Drexler 曾在一次座谈会中提及,“设计一款iCar是乔布斯未完成的梦想”。</p> <h3><strong> 门派纷立</strong></h3> <p> 若想从系统的车载系统和应用中分一杯羹,苹果的竞争对手可不少。</p> <p> 因乔布斯的遗愿而呼声超高的苹果iCar,绝对不是说说玩儿的,未来科技巨头们成立智能汽车部门也并非不可能。对于科技公司来说,从智能车载系统或应用开始打造智能汽车是不错的选择。现实中,智能车载系统与应用也已成为众科技巨头所争抢的红海。</p> <p> 苹果的“iOS in the car”或许还是个小打小闹的产品,近期苹果公布了一款在2011年申请的专利,专利内容直指汽车中控面板,似为iCar量身打造的“iOS车载系统”。根据资料显示,苹果的这项专利包括控制排挡杆头、座椅滑动器、触屏控制系统,并赋予这些部件新的功能,包括打开App、查看信息、控制雨刮器等,并且触控屏幕将具备触觉反馈特性,驾驶者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专心开车,不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屏幕上。</p> <p> 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最大竞争对手三星也悄悄地加入了智能车载应用的战役。虽然三星关于车载系统与应用方面发布的信息不多,但是我们也可以从汽车厂商角度了解到,三星正打算用S-Vocie Drive语音系统来对抗苹果的Siri——6月,宝马宣布,Siri和S-Voice都将在2014年成为宝马标配。</p> <p> 而微软则早已在2007年就于福特开始了车载系统SYNC的合作,近年来在持续更新中。据微软大中华区汽车与物联网首席架构师王强介绍,微软涉足车载系统已到15年,全球98%的导航设备都是基于微软的Windows CE系统。微软已先发制人,也自然没有放弃深耕,有了Windows CE的基础做智能终端的延伸应该更容易,据说今年年底微软将推出更新版本的“Windows Connect Car”,从名字来看似乎颇有想象空间。</p> <p> 除此之外,黑莓也已靠它收购的 QNX 系统占据了先机,据Telematics Update的数据,QNX 已经占领了世界上信息娱乐导航系统 60% 的市场份额。另外,诸如HTC、索尼等也参与了这场争夺战,不过只是推出了简单的车载应用。</p> <p> 可见,科技企业们参与智能汽车争夺战的方法各异,深浅不同,有系统层面的嵌入,也有应用层面的整合。目前,大多科技厂商仍处于应用整合阶段,但苹果应该志不在此。但若想从系统的嵌入式车载系统中分一杯羹,苹果的竞争对手可不少。</p> <h3><strong> 投入谁的怀抱</strong></h3> <p> 面对众多虎视眈眈的科技公司,汽车厂商为难了:是合作还是自立?</p> <p> 未来,车载系统的争夺战或许将在微软、黑莓、苹果以及谷歌之间展开,Windows、QNX、iOS或者Android谁会成为车载系统的赢家,还有待时间的考验。只不过,能让大众消费者兴奋的则是如iOS、Android等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系统。根据IDG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排在最前面的是谷歌和苹果,旗下操作系统Android和iOS总共占据了92.3%的市场份额,微软和黑莓分别只有3.2%和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