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mei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4-11-09
  • 发帖数0
  • QQ
  • 铜币-257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阅读:529回复:0

安吉星于洋:车联网不是与手机屏竞争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3-11-27 16:27
  2013广州车展期间,在接受网易汽车专访时,上海安吉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洋表示,安吉星续费用户现在占的比例是很高的,而且在不断的增长,今年的增长率也很高。
<p>  另外,他还说,有一些声音觉得手机要怎么着我们就要怎么着,好像是一种竞争关系,车上一块屏和手机这块屏去竞争。车联网绝对不是和手机屏竞争,因为互联网的精神是一个大家共生的关系,不是说谁要变成所有东西的提供者,安吉星哪怕有手机应用程序,有这些新生的服务,它也不是要去取代手机。</p>
<center>
<img alt="安吉星于洋:车联网不是与手机屏竞争" src="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3/1125/20131125063339138.jpg" style="width: 350px; height: 336px;" /></center>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2px;">  上海安吉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洋</span></p>
<p><strong>  访谈实录</strong></p>
<p><strong>  网易汽车:我想了解一下,从过去用车的习惯包括导航仪,到了前一阶段专车专用的导航,最后我们发现手机完全可以把这些服务都替代了,而且手机还有很多扩展的功能,以及娱乐功能。但是对于安吉星来讲,我感觉它这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不足,怎么弥补手机应用这一块?</strong></p>
<p><strong>  于洋:</strong>您的具体顾虑我可以理解为因为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把互联网的很多东西都取代了,它应该是更加便捷方便的一个服务提供手段。如果安吉星是车联网的一部分,那它的差别在哪里,另外它的竞争优势在什么地方。</p>
<p>  我觉得这个想法也是很能够被理解的,我本身也是手机用户。我们公司这么看待这件事情,确实车联网也是互联网的一部分,因为大家其实谁也没有真正革命性地创造了什么东西,这一波周期,说房地产周期要15年是正常的,有个苏联人说过技术革命的周期一般是50年,也可以看到电气时代、电子时代,互联网可能违背这个规律,是个非常大的革命。互联网在2000年的时候吹了很大的泡泡,现在看来那些事情都是真的,只是当时吹得过了一点,其实我们现在很多的行业和汽车上的东西都是在互联网这一波里面,安吉星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东西,车联网就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互联网可能一方面在手机终端上去延伸了,另一方面,车是人一生中很多时间会在里面生活的一个处所,所以很有必要把互联网延伸到车里,这是一个大的背景。</p>
<p>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面,安吉星其实可以表两个态度:第一,它作为车联网的一部分,就要拥抱这个事情,其实我们很多的服务大家可以看到,有手机应用,包括真正的怎么样变成我们的APP,我们的网站也希望和这些屏真正通路在一起,能够把这些服务都打通用在一起,这是一个小点。接下来我讲一个大点,有一些声音觉得手机要怎么着我们就要怎么着,好像是一种竞争关系,车上一块屏和手机这块屏去竞争。很多人在比较,也作了很多测试,安吉星也被质疑连个屏都没有。但这里面我想澄清一下,车联网这个东西绝对不是和手机屏竞争,因为互联网的精神是一个大家共生的关系,不是说谁要变成所有东西的提供者,安吉星哪怕有手机应用程序,有这些新生的服务,它也不是要去取代手机,从来没有这么想也没有这么做过,所以也不会在这方面刻意参与讨论和比较。</p>
<p>  我们是什么呢?其实车联网在整个移动互联网到车这一步最关键的是联网得联上去,我们把一个SIM卡装在车上也叫联网,我们把手机装嵌在仪表板上也叫联网,我们不能说这不叫联网,但是这个联网是不一样的。安吉星可以说是第一个真正朝互联发展方向的,是真正要做到深度互联的。从1995年起,我们就是和整车走线联在一起的,我做一个架构,可以把别人放在架构里,大家共同来完成这个事情。如果我们把一个民用产品放到车里面的话,它面临着第一是整车电路和民用电路技术规范是不一样的,缠绕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屏幕忍受的温度在车上应该是零下多少度到零上40几度,仪表板的温度要120几度,这些测试都是非常苛刻的。而一个民用产品在上面,哪怕有娱乐功能可能也会坏了,或者不能达到效果,也没法跟整车的更新周期走在一起。</p>
<p>  第二,真正做的这些东西抗不了车上那些电池干扰辐射,尤其是电源的干扰,因为不管怎么样把它屏蔽,那个电用的是电瓶的电,电瓶的电的素质是很差的,所以结论是说这个深度的互联是很重要的一点,它要和整车的CAN总线联在一起的话,就是一个深度的互联带来不同的导航、不同的安防、不同的服务,它包括很多技术层面上的东西,没它是一种服务,有它是另一种服务。</p>
<p>  举个例子,我们说安全,大家说在美国安全是做得最好的,谁能够真正把车上所有的数据公布出来?车辆信息我想抓取什么信息总线上什么信息抓上来,首先看总线技术大家都知道它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很多低端车都没有装,它贵,那里边要交协议费各方面的,就像计算机一样,能把车上的所有电气都放总线上就是一个技术,它有一些代码的,如果没有CAN总线的话其实整车的电子化、电气化程度就会很低,有了这个之后其实数据都在上面了。我们是可以结合在一起,就相当于在人的中枢神经上接了一个东西,所以它不能后装,就像有的人脊椎撞坏了就会瘫痪,没法接。在那上面我们就可以定向抓取车辆的各种各样信息上来,我就可以做检测,做很多基于这个的服务,空间很大。第二我可以把很多服务推送到上面去,我可以远程操控所有的电子设备,比如现在有开灯、关灯、闪灯、鸣号、开门、关门、发动机熄火、空调启动,这些事情都是可以做到的,这是基于第一点,就是车联网就得联进去,镶一个手机不叫联进去。</p>
<p>  有了它之后安防和导航也不一样了,我们知道手机的导航是免费的,很多交通实时信息也很方便,我也在用。但是车上的导航,你在驾驶的时候,手放在方向盘上,眼睛放在路上,你按一下,通过人工设置好,这个别人说我也有,我冲着机器一喊就可以了。但是在输入的过程中其实你可以在玩安吉星这个系统,因为你跟它讲你去哪里的过程中你在开车,你有调头、钻隧道,有拐弯,但是真正导航那一瞬间不是你按那一瞬间是你开始的一瞬间,这5分钟其实你开出几公里了,甚至说你已经调了几个头了,这里边我怎么样实施不断地定位你不断地更新这个路线,在这个过程中又怎么样能保证你大方向对的情况下路线不断更新,有时候我不会纠正你的,只要大方向对。这里有很多细节的功能大家没有用到,比如路线预览,我说一下就知道下面几个路口是什么样的了。有很多语音操作,中国人不喜欢语音的东西,大家都知道,没有人会对着手机记日记,老外会干这个事情,我们会不断改进这个功能。这里边我想说,一说导航脑子里的导航都是一样的,但是导航在细节里是不一样的。刚刚那个小哥们跟我聊到,我有个同学用手机掉地上了去捡了一下,现在成植物人了,开着车。所以有些细节所有做服务的人家都知道,魔鬼就在细节里面,由于深度的互联这个细节不一样,不是说我们多么好差别多么大,但是这些细节不一样。</p>
<p>  安防也是一样的,因为有深度的互联,所以其实我们都说车子撞了会救援,有的人家或者有的技术是说发一个短信上来,安吉星在撞的一瞬间其实语音信号里面掺杂所有数据信号都到了后台,我听到铃声没有接电话的动作,电话接起来其实屏幕上车是什么样的车,是谁,在哪个位置,发生什么样的碰撞,碰撞的角度和速度,都是很清楚,里面几个人如果登记血型的话都有的,撞的位置在那里。地图分了好多层,我们也有所有中国110、120的管辖范围地图,谁管哪块的,这两个图层一整合,我知道管理发生碰撞区域的警察是哪一个,110、120是哪个,我有它的短号码110,也有它的八位号码打进去,让管这片的人马上最快速度过来。这点中国警察很靠谱,有的时候我们有把他们妖魔化了,我们配合下来他们都出警的,他说你为什么知道,然后他会奔过来,奔过来以后如果你的车冲出高速公路在沟里面,月黑风高怎么找,来的人也可以带着工具。在美国其实都可以建模,有可能哪里受内伤了,这都是有数据建模的。所以安防和我们想像的不一样,想像的其实是我自己打电话了的撞那一瞬间手机飞了,在口袋里掏不出来了,人昏迷了,然后冲出高速公路了,虽然喊别人也听不到了,谁也不会说高速公路怎么缺个口,底下有个人也不知道的。所以黄金小时也好还有医疗的早1分钟提高50%,这些东西大家可以去验证,不管怎么样,现在这几年已经有3万多起碰撞自动响应了,假设其中有1/10是致命的,3000个活人就救回来了,这实际上是挺有功德的一件事情。</p>
<p>  不一样的导航和不一样的安防,基础其实还有更多不一样,车联网都得把联上网,得真正把它联进去,否则只是说一个人在车里拿了个手机,或者是把手机按在仪表板上,这是很不一样的东西。</p>
<p>  回答你的问题,一个是拥抱手机利用手机的屏幕,让客户更方便,另外一个是深耕车联网,基于这个来做不同的导航不同的安防,来把它做好。</p>
<p><strong>  网易汽车:您刚才说的这些功能挺强大的,在免费一年之后第二年就要付费,想知道现在付费用户的数量大概是多少,占总用户的比重是多少。因为中国很多的用户其实是习惯了用免费的东西,您预计明年或者是未来是怎样一个趋势?</strong></p>
<p><strong>  于洋</strong>:这个问题特别好,因为刚刚我讲到了一点其实是我比较自豪的我们一个亮点,现在你说的是另一个比较自豪的亮点了。首先续费这件事情我们其实是在吃螃蟹在探索,首先回答你,续费用户现在占我们的比例是很高的,比第一年免费的要高。第二,他是在不断的增长,今年的增长率也很高,我觉得整个我们是在不断探索在往上增长的,这是一个状态。第二大家比较感兴趣,尤其是竞争对手比较感兴趣,大家都说我免费我免费,就等着安吉星出个方法,或者等着我试好了螃蟹他好来学,这也挺正常的,都没问题。整个车联网行业的知名度在所有汽车潜在购买者合新车用户里面大概只有25%左右,我们欢迎所有人一起来把它做好,做好不是把自己炒热,是用来提供一些随车的车联网服务,这里边我们来试水也是理所应当的。</p>
<p>  回到第二点其实我们也是不如意的,不如意的关键其实不是中国用户不愿意付费,是一个东西如果不会用就不会用,如果不学怎么用就不会去使用它,不会去使用它就不会买它,是这么个逻辑。大家买车的时候都很兴奋,车还没搞明白,中国现在的用户有多少人能够买来车里之后能够把使用手册拿出来翻一番,这个比例我不知道,但是你们应该有个估计的。他买车的时候开心得一塌糊涂,谁又真正好好听我们的培训,说这个东西怎么用,这三个键说明了没有。其实在这里的第二点是说,在整个续费里面我们现在是在探索怎么能做得更好,这里面关键一点是如何让用户学会好好使用它。通过和上海通用的结合,他不断回到店里面再教育,再巩固,再用。</p>
<p>  这一点我非常有信心,我们有一个售后站长说这个东西太烂了,我的一个手下培训他10分钟,然后他说太好了,坚决一定要用这个东西。在这里存在一些误解,包括他不会用,包括他用得不好。因为我们不是苹果,苹果可以说是虐待用户,你爱来买这个东西,你买了之后你不会用是你丢人,是你自己花钱买来的。安吉星是什么东西呢,买了车你给我个安吉星,买完车心里总觉得有点亏了,正想找个毛病呢,说不会用是你没教会我,这里边心态是不一样的。第二点意思是说它绝对没有达到我的理想状态,这里边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和客户真正深度互动,去解决这些抱怨。</p>
<p>  第三点是要回答你的问题了,我们不要看一个静态的续费率,静态续费率我们在国内做得很好的,我知道很多都试过,更惨。静态续费率现在不关键,哪怕在北美都不关键,要看看这个事情上海通用100多万辆车把安吉星装在那里了,这是规模。如果100万辆有上海通用所有的这些服务网络和体系,有它的售后服务延展,有我们和上海通用在一起100万辆的溢价能力和商业整合能力,其实如果我们拿出一个真正对客户有价值的服务出来的话,也许一夜之间就是100%的续费率。</p>
<p>  这件事情大家不要拘泥于眼前,然后去以这点成败来论英雄。首先第一我敢干了,我已经续了。第二这个事情是50是80不是关键,关键的事情是在我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是核心,连接是手段,我挖一条沟去灌溉水渠,大家不要比谁沟挖得光溜,谁用的工具用得好,水是关键,庄稼要的是水,客户要的是服务。所以在规模上面,在很靠谱的沟上面我可以流和别人不一样的水,我这些水流下来的时候我的庄稼就不愁续费率的问题了。这是一个核心的核心,我们要回归这个事情的本质上,就需要看服务。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