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473回复:0
数字长春、数字延吉地理空间框架通过国家验收
<p> 长春市作为省会城市和长吉图战略的龙头城市,将随着长吉图战略的深入发展,成为图们江区域的资源要素集聚高地、产业和科技创新高地,长春市凭借在长吉图、东北亚地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已经成为汇聚人才、资本和承接产业转移、构筑新型工业化发展体系的最佳承载平台。现在,长吉图区域的节点城市长春市和延吉市正在向“智慧城市”迅速转变。近日,数字长春、数字延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p>
<p>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促进了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字城市”的先后涌现,打破了人类对世界、城市的传统认知模式。其中,“数字城市”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在计算机中模拟城市部件,构建虚拟城市,从而可以实时地了解、掌控城市的发展动态,加快领导决策与部署。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数字城市”的建设、发展和完善将对政府决策、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市民生活带来更多的效益和便捷。</p> <p> 现在,长吉图区域的节点城市长春市和延吉市正在向“智慧城市”迅速转变。近日,数字长春、数字延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p> <h3><strong> 长春、延吉率先“数字化”</strong></h3> <p> 近几年,长春市深入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为数字长春及智慧长春建设奠定了基础。2012年5月“数字长春”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正式签约启动,今年长春市政府把“建设数字城市、无线城市、智慧旅游城市”作为信息化建设新目标。数字长春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历经一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完成了地理信息资源整合,11月13日,数字长春及数字延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p> <p> 长春市始终遵循“数据是核心,服务是宗旨,共享是关键,组织保障是支撑,政策法规是保障”的理念,历时1年半完成了“数字长春”总体设计规定的全部建设任务。目前,数字长春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建立了大、中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全市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建成区规划三维模型数据库、多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库、三维实景数据库,共6大类、200多层地理信息数据,在不同层次上覆盖了长春市市域、规划区及城区。</p> <p> 在建设数据库的基础上,完成了长春市“政务版”和“公共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拓展了长春市规划管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三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市容环卫数字化管理平台、“天地图·长春”5个典型应用示范项目,为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城市执法、园林绿化和市情监测等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服务。未来,长春市将不断完善和发展框架建设成果,进一步扩大应用服务范围、推进地理信息行业的转型工作,由“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不断迈进。</p> <p> 数字延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项目始建于2010年6月,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延吉市人民政府签署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共建共享合作协议以来,延吉市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从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各界用户的应用需求出发,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建设数字延吉地理空间框架,建立了多尺度、多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拓展了数字延吉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以及“天地图·延吉”、延吉市国土管理信息系统、延吉市规划局制图管理子系统、延吉市规划局三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延吉市城建档案馆信息管理系统等5个典型应用示范系统。实现了二维、三维地理信息的集成管理与应用以及数据管理一体化、可视表达一体化、实时联动一体化、应用分析一体化、信息扩展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为城市发展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p> <h3><strong> 公众可方便查找城市的交通路线</strong></h3> <p> 地理空间框架通过国家验收后,将给长春和延吉两市带来什么?将给两市的百姓带来什么?</p> <p> 据相关专家介绍,基于框架建设成果,政府部门的决策者能更全面、直观的了解城市现状,如交通流量、拆排迁、绿化率、教育资源分布、医疗网点及公安警力部署等诸多信息,为指导各部门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提供可靠依据。</p> <p> 地理空间框架将提供道路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库,将具有智能采集、感知设备实现交通信息采集、处理、研判功能,路网通行控制功能,交通视频监视功能,交通指挥调度管理和应急处理功能,交通诱导和信息服务功能等。未来长春市将实现交通科学化管理,为百姓提供畅通、便捷的智能化交通服务。</p> <p> 利用框架建设成果构建的应急救灾系统可以更有效地采取应急预警措施,更加准确地指挥调度,选择最佳的人员撤离路线,配备相应的运输和保障设施,科学地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在环境监测与治理方面,通过制作污染环境的数字模型来进行模拟分析,科学制定预防措施及环境治理方案,将污染的危害降至最低。</p> <p> 框架建设成果还将为电力、电信、燃气、供水和排水等管理单位提供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和故障分析等辅助支持,减少事故发生。通过建设以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的天地图-长春、地名地址网等项目,公众可以方便查找到城市的交通路线、旅游景点、餐饮住宿、购物点等情况,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城市建设及社会发展现状,为全社会带来信息时代生活的新体验,共享数字城市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与高效、时尚与快乐。</p> <p>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长春及延吉市也将距离“智慧城市”越来越近。智慧城市将通过采用智能采集、感知设备,在已有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之上,实时感知城市中的人、车、物、路、基础设施、地下管网、气象、环境和资源、能源供给和消耗、企业、经济及金融地理信息、民生服务业信息。借助云计算、云分析和云存储技术,打通信息孤岛,让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市民个人都能实现共享和信息共用,从而极大地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和科学性,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幸福感。(闫佳奇)</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