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mei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4-11-09
  • 发帖数0
  • QQ
  • 铜币-257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阅读:372回复:0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进入开放时代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3-10-21 14:53
  尽管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掌上游戏机相比,便携式自动导航装置PND(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s)作为消费电子的一类产品的知名度和使用面并不大,但“北斗”作为与GPS类似的卫星导航系统在中国可谓早已闻名于遍街头巷尾。
<p>  10月17日,国家发改委以政策法规解读形式发布了《促进信息消费&mdash;&mdash;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化发展》。在此前的一周时间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对外印发了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总参谋部、总装备部共同研究起草,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p>
<p>  &ldquo;针对导航产业&lsquo;有机无芯&rsquo;的瓶颈制约,着力加强北斗芯片和终端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提升产品成熟度和核心竞争力&rdquo;。《规划》没有回避北斗系统缺乏终端芯片式的尴尬,并验证了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此前关于北斗系统发展思路将产生变化进而更加开放的一个传闻。</p>
<p>  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方网站显示:第1颗北斗导航实验卫星发射于2000年10月;在连续发射了4颗实验卫星后,第1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于2007年4月。不过直到2008年2月,我国第一颗自主开发的完全国产化的北斗卫星导航基带处理芯片&ldquo;领航一号&rdquo;才在上海宣布研发成功,在此之前北斗接收终端机的芯片都为美国企业提供。</p>
<p>  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起源,记者曾听到这样一种说法:&ldquo;九五&rdquo;初期,国内远洋航运船舶使用的定位系统都是美国的GPS系统,起初以为民用GPS和军用GPS只是精度上的差别,但后来发现民用GPS会产生难以控制的误差,这种误差甚至会引导船舶按照明显是人为设定的路线航行而偏离原定航线。作为世界大国,中国在卫星导航定位方面不可能如此受制于人。</p>
<p>  北斗芯片是北斗系统发展的基石,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必须攻克的难关。而本次《中长期规划》在思路上显然已经摆脱传统的封闭思路,寄希望于北斗系统在大众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产生的需求拉动。在10月17日国家发改委的解读中也表示出&ldquo;积极推动卫星导航成为车辆和移动电话等个人终端的标准培植&rdquo;。</p>
<p>  &ldquo;自从苹果公司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后,手机正在变得越来越像一个集成平台,各种传感器也包括GPS开始出现在智能手机上。卫星导航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市场规模会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而越来越大,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有制定和推广TD标准的成功经验,相信在卫星导航领域也会出现成功的芯片企业。&rdquo;李德明(化名),一位美国硅谷的IC业人士对记者讲述道。(佟文立)</p>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