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418回复:0
郭春喜:跨区域现代大地基准精化与应用
<p> 2013年10月11日上午,中国测绘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综合学术年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本届会议以实干 创新 共赢 发展——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助推美丽中国建设</p>
<p> 12日下午以“地理国情监测与智慧城市报告会”为主题的会议在京西宾馆三层第五会议室召开。</p> <p> 郭春喜:大家下午好!汇报题目是“跨区域现代大地基础精化与应用”。就是国家和省市大地系统建设,是国家测地理信息局的基本职责任务,也是省市这块的基本职责和任务。内容六部分:</p> <center> <img alt="\" height="300" src="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3/1014/20131014104627836.jpg" width="450" /></center> <p> 一、项目背景:跨区域现代大地基准是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平台。测绘基准包括大地基准,在测绘、国土、能源、城市水利、交通都有广泛的应用。</p> <p> 基于三角测量传统大地基准精度低、现势性差、点位破坏严重,难以实现跨区域面向真三维应用的现代大地基准建设与服务,要形成现代模式。早期区域测试基准存在基准不统一、精度不一致,跨区域不连续等不足,急需建立统一高精度、现势性强的跨精度大地基础体系。整个项目历时将近十年,参加单位主要是国家测绘局相关单位和省市测绘单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块:</p> <p> 一、跨区域现代测绘基准技术体系研究;跨区域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精华技术体系研究、跨区域现代大地基准体系相关技术的研究</p> <p> 跨区域现代大地基准技术体系研究:我们提出建立基准统一精度指标和大地基准和高层基准并制的跨区域现代大地基准建设体系。另外还有基于参心坐标系建立城市独立坐标系,精度与现势性差,与国家大地基准不一样,首次提出基于2000系的城市独立坐标系的改造与建立技术体系。我们做了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综合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的问船地震地形形变监测与分析,快速恢复了大地基准,并确定了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p> <p> 在研究天文重力水准、三角高程、GNSS结合高精度大地水准面等多种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高精度、高效率的跨河海GNSS长距离高程传递技术方法,首次在琼州海峡实现了跨度达22千米精度优于1.2厘米的跨海高程精密传递。</p> <p> 关键技术:1、跨区域现代大地基准技术体系研究</p> <p> 完成了福建、浙江、江西等20个省和青岛、兰州、大连等95个城市的大地基准精华工作,共完成GNSS连续运行站1240个。完成了大连等20个城市基于GGCS2000的独立坐标系的建立工作,实现了城市独立坐标系统与CGCS2000的有效联系有效解决了一个城市多套独立系统的难题。</p> <p> 2、跨区域厘米击大地水准面精华技术体系研究</p> <p>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华在技术指标、布设原则、施测方法、数据处理要求,精度评定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表现,我们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编制了《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华基本技术规定》。我们也系统的研究了各种统计方法,研究了最小二乘配置、球冠谐函数等多种拟合方法。根据目前的技术和方法,针对我国地形复杂和资来匮乏的现状研究了高精度大地水准面计算模型、技术体系。我们研发了实用的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计算软件系统。应用方面主要是完成了浙江、福建、江西等20个省份和兰州、济南等95个城市面积大概320万平方千米的区域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精华,省级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度为3-8厘米级。</p> <p> 3、跨区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转换方法的研究</p> <p> 我们研发了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强、速度快、操作方便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坐标转换软件系统。这个软件系统给我们国家各个省都要配发。整个地理信息转换这块,已经已经完成了12个省地理信息转换工作,另外在我们国家西部1:5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项目基础底细信息转换中得到重大应用。</p> <p> 三、主要创新点</p> <p>研究提出了国家大地基准、更程基准、重力基准三网合一的建设新模式,首次提出了基于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模式的国家及生级</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