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393回复:0
景贵飞:线上线下的地理方法与在线制图研究
<p> 2013年10月11日上午,中国测绘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综合学术年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本届会议以实干 创新 共赢 发展——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助推美丽中国建设</p>
<p> 12日下午以“地理国情监测与智慧城市报告会”为主题的会议在京西宾馆三层第五会议室召开。</p> <center> <img alt="\" height="300" src="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3/1014/20131014104323146.jpg" width="450" /></center> <p> 景贵飞:非常感谢彭秘书长的邀请,在座向各位搞测绘的同行,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介绍一下我们在十二五做的一部分的工作。十二五主要定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卫星导航的信号,还有一个就是基于位置服务的信息。信号这块在GPS增强这块已经做到广域实时精密定位0.5米,几个省已经转到北斗上。湖北是湖北测绘局专门支持的,现在已经开始提供服务了。我们现在也通过中广卫的卫星做星级的服务。前天国务院已经发了导航产业的规划,专门提了米级的信号。另外9月29号科技部发了关于位置服务室内外更精度服务的白皮书,其中对导航信号公布了八个方面的标准,我们也很郭兴,国外使馆对我们这个白皮书很感兴趣,希望要英文版的。信号这块,我们觉得还是不错的。从现在来看,作为室内外移动定位的信号,室外提供1米精度服务问题不大,之所以问题不大是因为北斗,北斗现在只是实现了三个省,我们希望明年年底起码把中国东部覆盖。作为GPS来说现在覆盖中国全景没有任何问题。</p> <p> 今天汇报主要讲第二个方面就是信息这块。我们提了全息地图。当时叫全信息地图,中国人对五个字觉得拗口,还是喜欢四个字,变成了“全息地图”。最近8月14号国办发的信息消费的文里面专门提到IOES,2012年开始做这个事情取得进展比我们预想的快的多。当时想这个事情的时候们和合众思壮几个人定的目标,是2010年初定这个事,我们这个行里找10亿企业管理者问题不大,找100亿的比较难。我们当时定的目标希望到2015年能够培养出来中国做100亿的企业的企业家出来。从今年来看,我们在2012全息地图上做叠加信息之后,电影院、停车场这种应用进展很快,采用的效益一点不比我们卖地图少,尤其最近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进来之后,使我们更有信心。我们觉得可能后面作为全息地图有点类似于互联网的发展。今天彭秘书长跟我说讲什么,我说这块大家都是专家,我们到这儿来汇报信号的话,你们搞大地测量的,我们本来用的都是在座各位专家的教材,所以我今天主要白皮书公布的内容给大家报告一下。</p> <p> 智慧城市国内外发展都很快,投资已经上了,但是我看国务院发的信息消费,在智慧城市上也给了一段话,看完后给我的感觉到现在为止智慧城市建设还是投资阶段或者公益阶段。到底怎么能有投入产出?也没有怎么讲。科技部2011年也做了一个智慧城市的规划,发布了白皮书但是从信息角度发布的。真正把一个城市做成一个虚拟的在网上的智慧城市让它挣钱,像现在以北京市这样的现实社会产生GDP,这太困难了。到现在为止我没有听说过任何一个智慧城市说我转起来之后投了那么多,现在能回来了,或者说现在正在回来,都不是,最后讲的都是间接的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就是有用,但是挣不到钱所以我们当时没有在这方面下太多的功夫。我们还是做了功能的支持。</p> <p> 智慧城市上万亿的投资,按产出的话起码10万亿,应该带动这么大的回报,但是现在好像没有听说这样的现象。智慧城市现在做的比较多的就是数字化、虚拟化,还是基础性的一些东西。作为应用,也做了比如一卡通、RFID等等,也做了一些能够挣钱的一些东西。但是作为普通的市民并没有直接的愿意来付钱用你的智慧城市,或者说我每天至少有一部分应用能黏在上面,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体现。</p> <p>技术上大家做的比较多,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大数据、云计算,到底跟地理信息,或者我们怎么能够真正成为它的平台?怎么服务于普通的老百姓让他</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