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阅读:930回复:0

面包圈:基于地理信息的即时微问答应用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2-06-29 12:59
<p><font size="4">一款与地理位置相关的即时微问答应用,力求为用户做到“天上地下包 打听”。</font></p>
<p class="f_center"><font size="4"><img style="PADDING-BOTTOM: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WIDTH: 430px; PADDING-RIGHT: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HEIGHT: 328p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LEFT-WIDTH: 0px; PADDING-TOP: 0px" alt="\"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4/40/4032B00D443EE95874A9B9418EBDC15F.jpg"/></font></p>
<p><strong><font size="4">文 | 曲琳</font></strong></p>
<p><font size="4">“面包圈”是一款基于地理信息的即时微问答应用,力求为用户实现生活中的“天上地下包打听”,例如前方是否有停车位、去云南大理旅游怎样安排日程等,用户可以向面包圈询问,但必须注明自己想要问及的地理位置。面包圈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社交网络为平台,找到与问题相关的人进行匹配并向对方询问。创始人韩晓光表示,希望能够将用户导入面包圈自己的社区中。</font></p>
<p><strong><font size="4">怎样想到这个生意?</font></strong></p>
<p><font size="4">面包圈的三位联合创始人是三位曾留学异地的年轻人,在相识前,各自怀揣着“问答”梦:韩晓光从东京一家教育集团离职创业,想做与旅游相关的项目,以问答的形式帮旅行者收集到最合适自己的行程;刘野枫在东京研究“众包”课题,希望为旅行者做一个拍景点照片、征集本地人对景点解释的功能;刘野峰与韩晓光认识后回国创业,另一位曾在丹麦留学专攻技术的合伙人闻讯加入,此前他也一直关注同类应用。</font></p>
<p><font size="4">他们最初的业务偏向于旅游,认为构建旅游领域社区会比较复杂,于是将旅游社区中的问答功能抽出来,做针对“第三类地点”的问答。这种问答不像Quora(美国著名社交问答网站)那样深入,用户只需要左顾右盼,确定停车位是否已满、饭馆是否在排队,就可以回答,简单直接,还能助人为乐。他们的标语也很精致:相信陌生人的善意。</font></p>
<p><strong><font size="4">创新点在哪里?</font></strong></p>
<p><font size="4">与一些问答类应用不同的是,最初他们没有急于自己做独立的网站,而是利用社交类网站的人气。韩晓光认为,新浪微博已有如此高的活跃度,是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微博第三方应用开发商之后,开始针对微博用户的好友情况、常出没地点、发微博时间等进行数据分析,再与询问的问题进行匹配。</font></p>
<p><font size="4">除借助微博之外,面包圈需要将自己的SNS社区构建起来,体现更多价值。面包圈会向回答过的人推送消息,拉对方到自己的社区中,再与已有用户进行匹配。例如同样喜欢去某家星巴克,就有了共同话题。目前每推送10人会有2人注册面包圈社区。</font></p>
<p><font size="4">这个社区还会导入一些游戏机制,用户若对某地熟悉就成为“地主”,积极帮其他人解决问题。面包圈团队拥有一定的社会学背景,他们觉得这其中能摸索出很多玩法,但不会考虑过早引入货币化机制。</font></p>
<p><strong><font size="4">核心竞争力是什么?</font></strong></p>
<p><font size="4">韩晓光认为,面包圈的核心竞争力是针对微博上茫茫数据的一套算法。只有将算法优化,才能将问题发给最可能回答的几个人,还得保证在5小时之内让询问者得到答复。目前20分钟内得到回复的人在50%左右,整体回复率为90%以上。</font></p>
<p><strong><font size="4">目前的困惑?</font></strong></p>
<p><font size="4">面包圈的初始数据来自微博,这是他们生存的土壤,也是推广自己的手段。他们不打算效仿很多社区来砸钱发消息,但如何脱颖而出的确是个问题。</font></p>
<p><font size="4">另一方面,他们也在考虑针对场景的细分。最初没有针对某几个小领域细分,是因为模式较新,需要一步步摸索。目前来看,“饭馆”、“旅游”、“交通”等是最多被询问的话题,另一个归类手段是根据不同城市来划分。究竟是否将某个特定领域以独立频道或是专辑的方式来呈现,也需要更多思考。</font></p>
<p><strong><font size="4">天使湾创投资投资总监叶东东</font></strong></p>
<p><font size="4">基于LBS的问答帮助类应用最难点在于用户的密度分布问题,面包圈比较聪明地借助微博,是可以走通且是有效的,在开拓产品模式上有不少创新。问题在于:用户关系链很脆弱,完全依赖于微博用户生态链;对回答问题的微博用户激励不够;C2C问答关系离商业较远。</font></p>
喜欢0 评分0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