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阅读:1296回复:0

论地图制图的艺术属性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1-11-25 16:10
<font size="4">地图具有艺术性已为地图学界所公认。至于地图的艺术性指的是什么以及地图制图是不是一门艺术,至今未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在地图设计理论体系中,找不到艺术学理论的影子,也就是说,地图设计只强调技术问题而不谈艺术问题,显然这种设计理论是有缺陷的。本文用艺术学理论对地图制图学中的艺术学问题作一些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促进地图设计理论的完善以及地图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br/>   一、地图学界的不同观点<br/>  (一)西方学者的观点<br/>  西方学者多数倾向于把地图制图当作一门艺术来看待。1964年英国制图学会的定义为:“地图制图学是制作地图的技术、科学和艺术,并将地图作为科学文献和艺术作品对其进行研究”。1971年FIG(国际测量工作者协会)的定义为 :地图学是“制作地图的技术、科学和艺术。”1973年ICA(国际制图协会)给地图学下的定义 :“制作地图的技术、科学和艺术,以及把地图作为科学文件和艺术作品来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仍坚持这种观点,如ICA第一任主席尹霍夫(瑞士)认为 :地图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科学,而是一门美术倾向很强的技术科学。地图则是带有强烈艺术倾向的科学作品。著名地图学家,原ICA主席泰勒(加拿大)说:“现在,在制图刊物上几乎见不到研究制图学艺术问题的文章,当代的制图学家们几乎没有人去顾及这个学科的艺术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撼。过于重视本学科的技术问题是造成忽视艺术问题的一个原因。”<br/>  以上观点代表了欧美学者对地图制图学中的艺术问题的看法。遗撼的是尽管在定义中认为地图(制图)学是一门艺术,但对于“为什么它是一门艺术”,“是一门什么样的艺术”等问题尚未给予满意的回答。泰勒那番话道出了地图学界目前对地图制图学中的艺术问题的研究状况。<br/>  (二)俄国与中国学者的观点<br/>  俄国与中国学者在地图制图学中的艺术问题持相同看法,即否定地图制图是一门艺术。原苏联地图学家K.A.萨里谢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15—18世纪的许多地图,按其艺术风格,特别是空白处的整饰,是属于艺术品。但是总的来说,对于地图制图学属于艺术的问题,应该给予否定的回答。不能一概地说地图是艺术作品。有少数情况是例外,如艺术整饰的宣传地图。”在他给地图制图学的定义中也没有提到它是一门艺术。我国学者20世纪50年代受苏联学者影响很大,观点基本与之相同,而且根深蒂固,在几个版本的地图学教材中均未明确表明地图制图学是一门艺术,只承认它与艺术有一定关系,具有艺术性,这种观点至今仍没有改变。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地图学中的美学和艺术问题的研究。1989年俞连笙开地图美学研究的先河,他认为地图不但有科学美,还有艺术美。此后也有几位学者进行了此类问题的研究,解决了地图设计制作中的一些美学问题。但是未能充分说明地图制图是一门艺术。作为权威教材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新编地图学教程》中对地图的艺术性问题也只字未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地图学界对此问题未引起重视。<br/>  时至今日,地图制图是不是艺术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助于艺术学理论。<br/>  二、艺术的本性与地图制图活动<br/>  当代中国艺术学主要观点是依据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对艺术作宏观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把艺术理解为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据此我国学者认为 :艺术是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其它实践形式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不同,它是一种带物质性的精神活动,一种带有感性的心灵活动,是一种构制意象的创造性活动。艺术的定义为 :在情意驱动下凭借想象(理解参与)与才能(技巧),选择、加工、组织、制作形式符号的活动。简言之,艺术是人类创造情意符号的活动。我们认为这种观点能解释各种艺术活动,用这种观点来考察地图制图活动比较有说服力。<br/>  (一) 地图制图中情感活动的特点<br/>  艺术是人类创造情意符号的活动。 艺术活动中涉及一个情意符号问题,这里的符号是情感和意象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地图的制作过程中是否有类似于其它艺术创造中的情感活动呢?虽然地图制作的原动力不同于绘画、音乐等艺术,而类似于建筑、书法(写字),出于物质产品生产的需要,但是艺术创作情感伴随其中。地图制作不但要满足政治思想性、科学性要求,还要追求艺术性,在追求艺术性中便融入了制图者的审美情感,从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展示自身的艺术才能,实现审美理想,表达审美经验。根据艺术学家的研究,艺术需要有三种具有强烈特征的情感形态:激情、心境和热情。地图工作者投入地图制图的主要还是热情,这种热情不只是对科学的热情,其中包含有对艺术创作的热情。我们不否认地图工作者制图的主要目是完成制图任务,但是地图这种科学产品不同于一般科学成果,同时应具备“三性”,不可偏废某一方面。正是由于地图学家对地图的艺术性的追求,才创造出了无数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在无数经典之作中他们的科学才能和艺术才能均得到充分展示。此外,地图的作品的艺术含量与地图工作者的兴趣和投入的情感也有一定关系,如果地图工作者热衷于地图的艺术性研究,便会积极主动投入精力,注意积累审美经验,钻研艺术理论,提高艺术修养,其作品必然不同凡响。相反,如果地图工作者对地图艺术性问题漠不关心,不强化自己的艺术修养,只能成为抄袭别人成果的“制图匠”,不会有新的创意。<br/>  (二) 地图设计中意象构思的特点<br/>  艺术构思是艺术创造的中心环节,是艺术家“意匠经营”的构建意象阶段。意象即有意之象、意中之象。意象的形成过程是意象思维和概念思维的交替和结合的过程,它不同于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主要运用概念按逻辑进行,而艺术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地图是以图形符号为主,文字注记为辅来反映现实,因此,地图的设计以形象思维为主。当然,地图意象的构思有两个目的:一是准确合理地表达地图内容,二是符合审美要求。前者是对内容要求的构思,是物质性创造活动,后者是审美意象的构思,是超功利性、精神性的创造活动,两者是同时进行的。无论从哪点出发都需要进行表现形式的创造,内容表现构思中要围绕地图主题进行综合取舍、符号化、色彩搭配等一系列工作,大多数地图内容的表示不适于摹仿自然。审美意象构思中要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在不影响内容表现的情况下大胆创新,增加地图的艺术含量、提高地图表现力。不过在地图设计中的意象构思有较多的限制因素,如地物的位置不能随意移动,符号大小、线划粗细选择要考虑是否影响精度等。设计者要在限制因素以外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审美意象的构思。<br/>  (三) 地图意象构思的传达过程<br/>  地图意象的物态化过程与建筑等艺术有相似之处,它的制作过程有些环节可以不是设计者亲自去做,而是提出设计方案。但不管怎样,地图产品的技术含量很高,制图者的技术、技巧关系到地图产品质量。在传统工艺中作者原图多由设计者亲自完成,是作者的设计样稿,而线划的质量如何取决于出版原图(清绘图)的制作技术的高低。随着计算机制图的发展,传统工艺过程发生了根本变化,地图绘制过程逐渐被计算机取代。在当前形势下地图语言的运用能力和艺术设计的水平比以前显得更重要,因为许多技术性问题都由计算机解决了。<br/>  三、艺术品的特性与地图作品<br/>  什么是艺术品,古往今来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美学家西布利认为艺术品的概念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李泽厚也认为“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线异常模糊”。美学家们对艺术品的概念问题虽然未达成共识,但是也得出了一些能代表大多数艺术品特征的观点。例如艺术品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所谓艺术品,就是指那些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传达了人类审美经验的人工制品”;艺术品是“意象物态化的存在形式”。<br/>  众所周知地图是一种人工制品,是一种用于表达地理信息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人工制品,对于这样一种人工制品怎样去理解其艺术性呢?以往地图学界对艺术的理解曾认为,只有像绘画一样再观的、摹仿现实的形式才具有艺术性,好像表现的、抽象的构成形式就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现代地图的构成要素多以抽象点、线、面形式出现,往往看不到山脉、河流、森林、建筑物等具体形象,是否这种地图就与艺术无缘了呢?地图的艺术性是否仅仅指花边、美术字、象形符号之类的东西呢? 显然,从艺术的本性看,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地图是在二维空间上表达地理信息的一种产品,涉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一系列艺术理论问题。许多地图虽然不能像绘画一样描绘地理事物,但是用它的点、线、面、色彩等语言仍然可以按着美的规律构成“有意味的形式”,表达某种审美情趣和意蕴,可激发读者的审美情感。如符号大小的配合,点、线、面的配合,线条的粗细的配合,不同符号色彩的对比与调和,面状符号的肌理或色彩配合,图面层次的表达,节奏的显示,色彩的雅与俗等等。若用心去研究它们的构成,可使地图产品有较多的艺术含量。例如居民点的分布,如众星之列河汉,疏密有致,自然而富有节奏感,若在设计中用适当的色彩强化对比,可使这种节奏得以显现,而在自然界中就不那么明显。再如,政区图色块怎样搭配才能更具美感,需要设计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去构思。从实用角度看,区分行政区域并不难,随便用几块颜色就能做到,但很容易成为大花脸(这种地图在市面上很多),高明的设计者肯定会兼顾两方面的利益。可以说地图中每一个符号都可以成为地图美的构成因素。<br/>  从地图产品与地图作者之间的关系看,地图具有艺术品的特征。地图的设计是地图生产的首要环节,地图设计的过程是地图学家意象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除了内容表现的构思、制作工艺设计外,审美经验必然融入作品之中。不管设计者的艺术修养高低如何,都会这样去做,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美观,这是一种人人都有的精神需求。地图作品的艺术性高低可以反映作者艺术修养的高低。地图作品的风格能折射出作者的审美情趣。艺术思维的参与可使地图设计更具活力,容易突破科学的条条框框,以充分利用地图的各种内容要素为美的构成服务,使科学产品变得“有意味”。例如,蓝色被习惯用作水域色彩,但是按艺术思维去构思就很容易打破这种习惯,可能用绿色、灰色、黑色,甚至用红色都有可能。<br/>  任何艺术只有在被人欣赏时才真正地存在。地图作品是否有人欣赏呢?可以肯定,将其当作艺术品来欣赏的大有人在,不管是地图工作者,地理工作者,还是普通读者都很在意地图的艺术性。人们打开地图首先关注的是其外观效果(即美感),然后再去观照地图的内容。这就说明地图作品能激起人的审美情感,也说明人们有对地图作品艺术性的需求。随着地图发行数量和传播范围的扩大以及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地图面对的欣赏者越来越多,对地图生产的质量要求也在提高。不管是旅游图、挂图,还是地图册(集)都不能忽视其艺术性。旅游图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携带品,除了其实用的一面,还应有较强的艺术性。旅游多出于精神生活的需求,因而旅游者用品应与之相适应,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旅游地图更应当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应成为一件件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才能不负众望。在办公场所、居室中挂图具有实用功能,同时应具有装饰功能。如果挂图仅仅有实用功能,而没有一点艺术性,轻则使人感到很别扭,重则破坏办公场所、居室的景观氛围。目前,地图拥有相当广泛的读者群体,他们既是使用者又是欣赏者,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br/>  四、地图制图艺术在艺术门类中的定位<br/>  艺术门类因划分依据不同出现了不同的分类结果,但不同侧面反映出艺术门类的主要特性。<br/>  (一)地图制图是一门实用艺术<br/>  地图是一种实用产品,但决不能因为它的实用性,而否定或排斥其艺术性的一面。例如,建筑的实用性并不亚于地图,而很早就被美学家黑格尔当作一门艺术来研究。还有陶瓷艺术、服饰艺术、书法艺术都有实用性。其实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纯艺术”,就连绘画、音乐也都包含非审美层面,即认知和教谕功能。地图学者一直未能正确对待和深入研究地图的艺术性问题。同时偏偏美学家们也很少关注地图,也就没有关于地图艺术性方面的论述。这与地图的发展史有关,在我国地图的起源虽然很早,但是,在古代、近代,甚至到20世纪80年代前,地图只为少数人所占有,传播范围极为有限。可是现在地图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百姓重要的生活用品,地图产品不再仅仅限用于国防、国民经济建设,人们居家、出差、旅游及驾驶员行车等都用上了地图,甚至有人还收藏地图。地图的广泛使用要求地图工作者高度重视其艺术性问题。<br/>  (二) 地图制图是一门视觉艺术<br/>  地图作品是诉诸人的视觉的,在上述第三种分类中又属于视觉艺术。作为视觉产品的生产者要掌握视觉美感的规律,要注意训练自己的眼力。自己的欣赏水不高,不可能设计出高雅的作品。其实最根本的是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因为这是决定作者艺术鉴赏力及作品意境高低的关键。作为地图工作者,除了研究地图语言的语法特点外,还应研究视觉美学及地图艺术设计理论。可是我们在这方面研究的基础相当薄弱。目前的地图设计理论所涉及基本上是视觉生理以及技术问题,而很少关注视觉美感的问题。<br/>  (三)地图制图是一门空间艺术<br/>  地图是在二维空间上表达地理信息的产品。因此,在上述的第二种分类中地图应属于空间艺术。空间艺术是直接诉诸人的视觉的。空间艺术的首要特点在于它总是由一定的物质材料按照一定的形式规范在空间之中排列而成的,塑造一定的审美意象并表达一定的意蕴和内涵。地图内容的表达方式有符号、文字注记及色彩等。地图设计者不但要组织好地图语言来为准确合理表达地图主题服务,而且还要按照形式美的规律去构成。一个符号,一种色彩,一个注记在地图中所肩负的任务既是表示某种信息,还应成为地图美的构成要素。也就是说不能将地图内容要素作机械拼凑,而要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进行组合,达到美与用的统一。这样的地图才能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感。<br/>  总之,根据对地图制图活动与地图产品特性的分析,我们认为地图制图不只是一门技术和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地图制图是一门实用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如果将地图制图作为一门艺术来研究,将地图当作艺术品来对待,设计理论将更加充实、全面,理论根基更加深厚,地图(制图)学发展史将会翻开新的一页。</font>
喜欢0 评分0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