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630回复:1
为什么国家地理杂志的照片这么鲜艳?
十多岁时,父亲带着我去接美国来的摄影师,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铝箱,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拍摄丝绸之路。全部135,Nikon+Leica。胶卷只有一种:kodakchrome(柯达康),这是父亲告诉我的。一晃,我已做了十年的职业摄影师,胶卷用了上百种,也知道了120,4x5,5x7,8x10,11x13,却无缘用上kodakchrome。而那些经验丰富,每天来来回回在世界各个角落奔波拍摄的自然摄影师们,依然用着135和kodakchrome。
kodakchrome的KM25和KR64是使用K-14工艺的反转片,虽然在国内冲不了,但是,的确,它的效果是其它任何反转片都比不了的。特别是,它的保存时间要比用E6工艺的反转片长的多。在国外,这种胶卷的卖价中有包括冲洗费、邮寄费和不包括的两种。这种胶卷不但在中国大陆无法冲洗,香港也冲不了。因为它采用的是\"外偶\"冲洗工艺,而此工艺又是柯达公司严格保密、从不外传的专利工艺,并存在着一定的环保原因,致使它的普及性较差。但欧美的专业摄影师却常用此胶卷,只因它毫无颗粒的细腻和无与伦比的色彩。 还有就是为什么美国的专业摄影师喜欢用Nikon相机,其奥秘就是Nikkor镜的锐利及高反差与kodakchrome胶片的细腻艳丽相得益彰,将kodakchrome胶片的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 地理杂志的印刷色彩固然出色,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全线使用kodakchrome的结果。 哎!kodachrome可以达到200线解象度!配合的也只有nikon 的达到150-180线的镜头和leica的达到200线的镜头啊!其他任何品牌的专业镜头都达不到。 (业余级别的镜头一般60-80线,以及更差的消费级别的30-50线) 200线意思每毫米可分辨200条线的解象度。每条线在低反差且允许摩尔纹的状况下用数字方式需要3个点,而不允许摩尔纹高反差需要4个点才能表现。我们可以大致计算出它的象素是多少:35mm*24mm的35mm底片 35×200×4 * 24×200×4 =5.376亿象素 35×200×3 * 24×200×3 =3.024亿象素 所以国家地理杂志没人用数码……哪怕达到这象素,还有野外作业能力电池电量等问题要解决……早呢。呵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