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019回复:0
“数字海洋”大调查启动
<B>最大海洋调查项目斥资20亿元人民币用时四年</B>
<P> 本报讯 通讯员徐志良报道:我国将斥资20亿元人民币、用四年时间打造“数字海洋”,这一项目称为“我国近海海洋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其南海部分最近在广州正式启动。负责南海海域重大调查任务的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及其所属的勘察中心已展开了近海的地质调查。据了解,这项由国务院批准立项的海洋资源调查项目,是建国以来从事的最大的一次海洋调查项目。其目的在于,查清我国约67万平方千米的内水和领海,以及部分领海以外的海区的资源状况,对上述海域进行海洋自然环境要素、海洋污染状况、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等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评价。新知</P> <P> <B>“数字海洋”</B></P> <P> <B>“数字海洋”</B></P> <P> 就是在三维海洋的数字框架上,按照地理座标集成有关的海量空间数据及相关信息,并通过3S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互联网、万维网(Web)、通信系统、仿真与虚拟现实(VR)技术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将这些浩瀚繁杂的数据加以数字化、网络化,形成一个信息模型系统。通俗地讲,它是海洋资源、环境在计算机中的缩影。</P> <P> <B>“数字海洋”</B></P> <P> 作为新一代的“海图”和“望远镜”,在军事上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发展我国的“数字海洋”能对海上非法入侵、违规开采活动等事件实施动态监测,为海洋国土划界和海上争端提供历史资料和背景信息,为海上军事活动提供综合海洋环境信息;还可以加强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如渔业和矿产等的监测和保护,为海洋工程提供资料,及时发布海洋灾害预报、预警信息。</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3 15:54:34编辑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