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leo_Lion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注册日期2003-11-29
  • 发帖数1798
  • QQ
  • 铜币551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阅读:871回复:0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总体实施框架(2004年版)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03-21 22:31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DIV class=CicroE0VA60_8053_3888_eco_25_info_title2>“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总体实施框架(2004年版)</DIV></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content vAlign=top>
<DIV>
<P align=center> <B>重点工作实施计划安排意见<p></p></B></P>
<P  align=center><B>(黄河上中游管理局)<p></p></B></P>
<P  align=center><p> </p></P>
<P  align=left>根据黄总办(2004)11号文“关于印发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总体实施框架(2004年版)的通知”要求,为确保我局按时高质量完成《实施框架》中安排的各项工作内容,现结合我局实际,提出以下安排意见。<p></p></P>
<P  align=left>一、涉及的单位和部门<p></p></P>
<P  align=left>由于《实施框架》中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广,我局的淤地坝工程建设、生态修复、水保生态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监测、“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等均被纳入到黄委会2004~2005年“维持黄河健康生命”重点工作实施计划中。涉及的单位和部门主要有:规计处、淤地坝项目办公室、治理处、监督处、办公室、国科处、规划院、世行办、工程建设局、监测中心、天水站、西峰站、绥德站等。<p></p></P>
<P  align=left>二、工作内容及分工<p></p></P>
<P  align=left>根据《黄委会2004~2005年“维持黄河健康生命”重点工作实施计划》以及《实施框架》中确定的工作内容,涉及我局的工作项目主要有:<p></p></P>
<P  align=left>(一)淤地坝工程建设<p></p></P>
<P  align=left>★1、实施以支流为单元的淤地坝建设<p></p></P>
<P  align=left>此项工作已列为2004~2005年“维持黄河健康生命”重点工作实施计划中。<p></p></P>
<P  align=left>上述工作,由规计处作为责任部门,淤地坝建设办公室为承担单位。<p></p></P>
<P  align=left>2、开展小流域坝系示范工程建设<p></p></P>
<P  align=left>主要示范内容包括坝系样板、技术应用、监测评价、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2004年拟进行坝系示范工程建设的小流域试点数为13条。期望通过2~3年时间,在多沙粗沙区实施小流域坝系示范工程,将一批在沟道工程建设中有一定基础的小流域,建成质量标准高,管理规范,效益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坝系。<p></p></P>
<P  align=left>上述工作,由规计处作为责任部门、治理处、工程建设局作为承担单位。<p></p></P>
<P  align=left>★(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p></p></P>
<P  align=left>此项目为黄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及10个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建设,作为黄委2004~2005重点工作实施计划内容之一,要求在2005年7月之前完成。<p></p></P>
<P  align=left>1、全面总结第一批12个生态修复试点县建设经验和成效,提出黄河流域今后生态修复的发展思路和建议,抓紧编制《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明确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的分区、目标、任务和措施,指导流域各省区做好本辖区的规划实施工作。<p></p></P>
<P  align=left>2、按照规划,本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科学比选,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再开展10个县的生态修复试点工作。以县为单位,合理选择修复区范围,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做好前期工作,并及时组织实施。<p></p></P>
<P  align=left>上述两项工作由治理处、规划院承担,其中规划院主要承担规划编制任务。<p></p></P>
<P  align=left>★(三)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含3个科技园区)<p></p></P>
<P  align=left>此项工作被列入2004~2005年“维持黄河健康生命”重点工作实施计划中,要求2005年6月完成(含3亿元的项目储备)。<p></p></P>
<P  align=left>1、完成《十条重点支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的编制、审查和审批工作,组织开展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站网规划,在项目区选择中,坚持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适时对面积适中的入黄支流予以全面治理,使其成为黄委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大型综合治理示范工程。<p></p></P>
<P  align=left>上述工作,规计处为责任部门,由治理处、规划院(负责规划部分)、监测中心(负责监测站网规划)承担。<p></p></P>
<P  align=left>2、在绥德、西峰、天水各选择1个具有代表性的小流域,建设黄河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于2004年完成前期工作的编制和审批工作,2005年开工建设。<p></p></P>
<P  align=left>上述工作,由规计处承担。<p></p></P>
<P  align=left>3、提出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的监测实施方案,启动和实施项目区监测工作,同时开始17个重点支流项目的中期评估工作。2004年完成中期评估,2005年完成17个项目区的建设任务,2006年完成工程的竣工验收等工作。完成藉河示范区竣工验收的各项工作,及时开展藉河示范区后评价工作。2004年完成藉河示范区后评价工作,争取在2005年完成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p></p></P>
<P  align=left>上述工作,由治理处、监测中心(负责监测实施方案编制)、天水局承担。<p></p></P>
<P  align=left>4、加强进行二期项目管理,做好项目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启动实施英国政府赠款项目,全面开展项目监测评价、培训工作;组织有关省区进一步完善世行二期项目方案,继续做好三期项目立项工作。<p></p></P>
<P  align=left>上述工作,由世行项目办承担。<p></p></P>
<P  align=left>(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p></p></P>
<P  align=left>★1、多沙粗沙区动态监测<p></p></P>
<P  align=left>列为黄委2004~2005年重点工作实施计划之中,要求在2005年8月提出中间成果。<p></p></P>
<P  align=left>2、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动态监测<p></p></P>
<P  align=left>3、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建设<p></p></P>
<P  align=left>目前已完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任务书》,2004年完成项目立项审批和全面启动工作。<p></p></P>
<P  align=left>上述工作,由局监测中心承担。<p></p></P>
<P  align=left>(五)科研与调研<p></p></P>
<P  align=left>★1、小流域坝系总体布局(含相对平衡)研究<p></p></P>
<P  align=left>此研究项目已列入2004~2005年重点实施工作计划中,要求我局与黄科院共同承担。并于2004年完成任务书报批,2006年完成全部研究内容。<p></p></P>
<P  align=left>该研究主要借助实体模型,原型观测以及工程规划和基本资料分析,按照坝系相对平衡的理论,通过方案比较,确定合理的小流域坝系总体布局。<p></p></P>
<P  align=left>上述工作,由李敏副总工负责,规划院承担。<p></p></P>
<P  align=left>2、多沙粗沙区小流域坝系相对稳定条件研究。在调查分析多沙粗沙区典型小流域坝系的建设过程、淤积发展过程、坡面治理发展过程、暴雨条件和过洪表现的基础上,论证实现多沙粗沙区坝系相对稳定的可能性、实现坝系相对稳定的标志(如防洪能力、流域水沙平衡、坝地可持续利用等)、满足坝系稳定标志的实现条件(如坝群规模、坝群功能配置、骨干坝比例、坡面治理程度、建设顺序等)和途径。<p></p></P>
<P  align=left>由国科处作为责任部门,绥德局作为承担单位。<p></p></P>
<P  align=left>★3、减少入黄泥沙措施的优化配置研究<p></p></P>
<P  align=left>此研究已列入黄委2004~2005年重点工作实施计划中,要求我局与勘测设计公司和黄科院共同承担,并于2004年底完成任务书,2005年完成全部研究内容。<p></p></P>
<P  align=left>主要研究各种拦沙措施(淤地坝、生态建设工程、干支流骨干水库、大中型拦泥库、放淤等)的减沙作用及其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减淤效果;拟定各阶段科学合理的减沙目标;研究各阶段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重点是淤地坝)、生态修复、兴建干支流骨干水库和大型拦泥库、引洪放淤等减沙措施的优化配置,提出各阶段减沙措施的配置方案。<p></p></P>
<P  align=left>此项工作,由国科处作为责任部门,西峰局作为承担单位。<p></p></P>
<P  align=left>4、多沙粗沙区坝系规划,建设关键技术研究<p></p></P>
<P  align=left>抓紧完成目前我局正在开展的小流域坝系规划及数字模拟技术研究、黄河多沙粗沙区坝系工程安全评价方法,泥质砂岩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其治理途径等研究项目,2005年提出研究成果。<p></p></P>
<P  align=left>此项工作,由国科处、西峰局、设计院、绥德局承担。<p></p></P>
<P  align=left>5、及时加固已建的大型拦泥库<p></p></P>
<P  align=left>近期重点研究无定河上游的红柳河库坝群的加固方案、资金筹措和建设管理、运行等问题,会同省区提出意见,并开始前期工作。2004年按照水利部的批示要求,提出工程建设管理意见,并开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修订工作。<p></p></P>
<P  align=left>此项工作,由淤地坝项目办公室承担。<p></p></P>
<P  align=left>6、多沙粗沙区大型拦泥库调研<p></p></P>
<P  align=left>此项工作被列入2004~2005年重点工作实施计划中,要求我局与勘测规划公司共同承担。并于2004年11月之前完成调研报告,在以往编制的《孤山川、秃尾河、皇甫川拦泥库规划》基础上,对多沙粗沙区入黄支流进行调研,进一步分析这些支流建设大型拦泥库的条件和可行性,并研究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管理机制。<p></p></P>
<P  align=left>此项工作,由淤地坝项目办公室共同承担。<p></p></P>
<P  align=left>(六)“数字水土保持”建设<p></p></P>
<P  align=left>★1、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一期)建设<p></p></P>
<P  align=left>此项工作被列入黄委会2004~2005年重点实施计划中,要求2004年全部完成扫尾工作,并组织验收。<p></p></P>
<P  align=left>完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和数据库建设,完成黄河流域遥感普查及监测成果约250GB空间地理数据及流域自然、经济、社会等水土保持本底数据的加载入库与异地备份工作,并实现数据库的异地、实时查询;进一步完善已开发完成的七个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并加快成果的推广应用。<p></p></P>
<P  align=left>2、建设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二期工程<p></p></P>
<P  align=left>2004年要全面启动实施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建设二期工程和直属分中心的建设,初步完成各站点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p></p></P>
<P  align=left>上述工作,由局监测中心承担。<p></p></P>
<P  align=left>3、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信息化建设<p></p></P>
<P  align=left>由局监督处、监测中心承担,2004年完成。<p></p></P>
<P  align=left>4、淤地坝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p></p></P>
<P  align=left>由局治理处承担,2004年完成。<p></p></P>
<P  align=left>(七)“模型黄土高原”建设<p></p></P>
<P  align=left>★1、小流域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原型观测<p></p></P>
<P  align=left>此项工作被列入黄委会2004~2005年重点实施工作计划中,要求2004年11月前完成项目立项,开工建设工作。<p></p></P>
<P  align=left>以天水、西峰、绥德三个水保站为依托,2004年完成原型观测的前期工作,年底观测设施布设到位并启动观测。<p></p></P>
<P  align=left>此项工作,由国科处、天水局、西峰局、绥德局承担。<p></p></P>
<P  align=left>2、开展实体模型试验与原型试验相似性研究<p></p></P>
<P  align=left>近期主要开展坡面比尺实体模型与野外原型的对比试验研究,探讨室内外模型试验相似性和相似律、野外小流域人工降雨模拟技术和水沙观测技术、重力侵蚀观测技术等。<p></p></P>
<P  align=left>此项工作,由国科处作为责任部门,西峰局为承担单位。<p></p></P>
<P  align=left>(八)预防监督工作<p></p></P>
<P  align=left>1、开展重点监督区和大型开发建设项目的“3S”跟踪监测<p></p></P>
<P  align=left>监测重点为晋陕蒙接壤区和流域内大型开发建设项目,2004年选择西气东输、准格尔煤田等几个建设规模大、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的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开展“3S”跟踪监测试点工作。<p></p></P>
<P  align=left>2、组织开展大型开发建设项目的水保执法督察<p></p></P>
<P  align=left>2004年选择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施工设计落实、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及设施验收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督察。<p></p></P>
<P  align=left>3、做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专项工程管理<p></p></P>
<P  align=left>(1)加强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监管。<p></p></P>
<P  align=left>(2)做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的管理工作。<p></p></P>
<P  align=left>(3)抓好水保预防监督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和更新工作,实现预防监督的规范化管理。<p></p></P>
<P  align=left>上述工作,由监督处承担。<p></p></P>
<P  align=left>(九)规范化建设<p></p></P>
<P  align=left>完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有关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加强规划、可行性研究、监测、监理、评价方面的技术导则、技术标准的编制。<p></p></P>
<P  align=left>此项工作,由局办公室承担。<p></p></P></DIV></TD></TR></TABLE>
喜欢0 评分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