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931回复:0
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竣工后12月11日验收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1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经过全国33个承建单位约5年的努力,竣工后今日验收。这标志着我国传统测绘技术体系全面实现了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历史性跨越。 由国家测绘局组织实施的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测绘部门的数字化测绘生产效率和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水平,使测绘部门基本形成以数字栅格图、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数字线划图等为基础产品形式的基础地理信息生产工艺流程,数字化测绘生产能力较项目建设前提高约4倍,数字化测绘成果数据量已近80TB,相当于5825422张软盘存量。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服务技术体系初见雏形,数据存贮容量约100TB,相当于72817778张软盘存量。 投资近2.6亿元的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水平。项目在建设和试运行过程中,坚持边建设、边生产、边见效益。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测绘部门利用项目建成系统已经完成了约55万幅图的基础测绘任务,开发研制了400多个应用系统,累计实现测绘服务总值约18亿元。 这个项目已经实施的具体测绘服务内容,除了为领导决策和行政管理、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外,仅仅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内容就有很多,例如,开发研制了车载GPS、全国多尺度导航电子地图系统及大量电子地图产品,编制了上海浦东新区影像地图集、凌空写真北京城、河北省八条旅游主线图、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地图集,开发设计了甘肃夏河新建机场周边区域景观模拟演示系统、九寨沟三维虚拟现实系统,开展了敦煌、西夏王陵、龙门石窟、少林寺塔林等景观的近景摄影测量工作。(张继民) </TD></TR> <TR> <TD><IMG src="http://www.honox.com/images/bg.gif"></TD></TR></TABL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