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773回复:5
中国科学家揭开罗布泊"游移湖"神秘面纱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sanji2 align=middle> <DIV>中国科学家揭开罗布泊"游移湖"神秘面纱</DIV></TD></TR> <TR> <TD height=10></TD></TR> <TR> <TD bgColor=#006699></TD></TR> <TR> <TD class=sanji3 align=middle> <DIV>中广网 09月13日 20:47</DIV></TD></TR> <TR> <TD height=10></TD></TR><!--<tr> <td class=sanji4> <b> </b> </td> <tr>--> <TR> <TD class=sanji4> <DIV> 中广网9月13日乌鲁木齐消息(记者张孝成 通讯员马轶锋 孙玉柱刚从罗布泊归来的中国科学考察队证实:罗布泊不是游移湖。此前,国外关于罗布泊是游移湖的争论延续了一百多年。 <P> 1826年,沙俄时期的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认为喀拉和顺湖就是中国古籍记载的罗布泊。德国地理学会主席李希霍芬对此持反对态度。后来的英国人斯坦因、瑞典人斯文·赫丁到罗布泊实地考察后认为:争论的双方都没有错,而是罗布泊游移到喀拉和顺去了,周期为1500年。 </P> <P> 这次,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夏训诚等29人组成中国科学院罗布泊考察队经过10天实地考察后发现,罗布泊和喀拉和顺湖都是平原中局部陷落的小洼地,但罗布泊最低处为778米,喀拉和顺湖最低处为788米。按照水往低处流的规律,不可能发生罗布泊倒流喀拉和顺的现象。 </P> <P> 中国专家进一步考察发现,罗布泊干涸的湖底都是坚硬的盐壳,不用铁锤很难敲碎,不容易产生风蚀作用而使湖底重新降低。根据在罗布泊湖底钻探取样的碳14年代测定结果,湖底沉积物1.5米深处是3600年前的沉积。这说明3600年以来湖泊的沉淀作用一直在进行着,并不像瑞典人斯文·赫丁推测的罗布泊1500年左右便会形成10米以上厚度的沉积物。科考队结合实地考察测量和现代航空照片资料分析认为:斯文·赫丁提出的罗布泊南北来回移动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历史上罗布泊水体没有发生过倒流喀拉和顺的现象。</P></DIV> </TD></TR></TABLE> |
|
|
|
1楼#
发布于:2004-09-20 08:31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
|
|
|
2楼#
发布于:2004-09-20 07:58
上张地图看看!<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
|
|
|
|
3楼#
发布于:2004-09-15 06:01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
|
|
|
4楼#
发布于:2004-09-14 10:23
<P>对不懈研究的精神表示敬佩</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
|
|
|
5楼#
发布于:2004-09-14 08:55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