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991036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25
  • 发帖数5917
  • QQ14265545
  • 铜币29669枚
  • 威望217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GIS帝国铁杆
阅读:1448回复:3

探访在汉国家重点实验室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4-05-17 17:05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80>  2004年省科技周15日开幕以来,11个在汉国家重点实验室全面对市民免费开放。为了让广大市民更深入地体验到这些科技重地的魅力,连日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对其中的7个实验室先行进行了探访。</FONT>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80>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开展基础性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代表我国科研水平、学术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国家队”。从1984年至今,我国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64个,基本覆盖我国基础学科的各个领域。</FONT>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80>  两院院士李德仁教授昨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武汉有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表明武汉地区在这11个学科研究方面,在全国确立了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也表明国家对湖北、武汉学术研究的重视程度。</FONT>
<P align=left><b><FONT color=#0000ff>1.“囚禁”带电离子</FONT></b>
<P align=left><U><FONT color=#800080>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FONT></U>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记者探访</FONT></b>
<P align=left>  昨日,记者走进这间印象中“神秘莫测”的实验室,试图去探解它的微妙,却发现它不过是存放各种看不明、说不清的高端仪器的大容器。
<P align=left>  粗细密布的电线、大小不一的激光器、笨重的光学防振平台还有标有“高压有电”的超导磁体……第一感觉仿佛是进了一家电厂,若不是大小仪器动辄上百万的价值,实在难看出有何不同凡响之处。
<P align=left>  “我们这个离子实验室,实验的一部分是想办法把单个带电离子‘囚禁’起来,其目的一方面是作为单离子光频标,一方面是为了单个离子的量子态制备与操纵,对国防科技有重大意义……”研究人员热情洋溢地介绍各个实验室,记者却是一头雾水。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实验室背景</FONT></b>
<P align=left>  依托于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1986年原国家计委批准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1988年12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成为对外开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研究方向及内容</FONT></b>
<P align=left>  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是波谱学与原子分子物理学。
<P align=left>  通过电磁辐射(从射频到光频)与原子分子体系的相互作用,研究原子分子的结构、动力学及其环境效应。
<P align=left>  研究内容有:核磁共振成像和核磁共振定域谱方法以及在生物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波谱学原理和方法及其在生物分子结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原理和方法及其应用等。
<P align=left>  十余年来,共取得部委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4项,获国家专利16项。共发表论文1500多篇。此外,实验室还与武汉大学联合,组建了“武汉磁共振中心”,开展以脑智和人体健康为对象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P align=left><b><FONT color=#0000ff>2.帮助鱼儿快快长</FONT></b>
<P align=left><U><FONT color=#800080>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FONT></U>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记者探访</FONT></b>
<P align=left>  该实验室在梁子湖畔有一个面积为100多亩的鱼池,池里养的除天然鱼外,还有经人改造过的鱼——转基因鲤鱼,这种转基因鲤鱼比普通鲤鱼的生长速度要快40%以上。
<P align=left>  转基因鱼长得这么快,会不会将其他鱼种的食物吃光?会否和天然鲤鱼杂交生下怪胎?会否对其他鱼种造成威胁?
<P align=left>  如果经过几年乃至上十年的实验下来,水中的转基因鲤鱼与其他的鱼能和平共处,表明转基因鲤鱼不会引发生态灾难,可以放心放养到天然水域中。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实验室背景</FONT></b>
<P align=left>  该实验室依托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自1984年11月开始筹建,1989年10月建成,同年正式对国内外开放。实验室在1996年3月生命学科4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排名第三。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研究方向</FONT></b>
<P align=left>  内陆水体中生物种群、群落及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东亚特有的淡水生态系统的生命活动规律;温水性鱼类能量学及营养学特征的比较研究;鱼类寄生虫生态及免疫;生长、抗逆等重要性状的相关基因克隆、表达及转基因研究;细胞核移植及体细胞发育潜能研究;天然雌核发育鱼类遗传多样性;水环境中持留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学效应;人工湿地及废水处理。
<P align=left><b><FONT color=#0000ff>3.保证大坝安全</FONT></b>
<P align=left><U><FONT color=#800080>武大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FONT></U>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记者探访</FONT></b>
<P align=left>  建造一座大坝,如何既要保证安全运行,又要使之符合经济性原则?昨日,该实验室梅俊祥高工描述了该实验室工作的一个侧面:先建造一个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大坝模型,有河道、堤坝等,然后进行放水实验,观察水慢涨或快涨,堤坝所产生的变化,也可模拟爆炸、地震等对堤坝的影响,从而确立建坝方案。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实验室背景</FONT></b>
<P align=left>  由原国家电力公司“农田水利与水环境”、“工程泥沙”、“水电站过渡过程与控制”三个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组,2001年成为我省水资源与水电工程重点实验室,2003年12月,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
<P align=left>  近年来,该实验室在非线性水文系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节水灌溉、地下水土壤水运动,除涝排水、跨流域调水、河流泥沙、水电能源开发利用、水电站结构设计优化、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优化、水电站过渡过程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高水平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研究方向及内容</FONT></b>
<P align=left>  实验室主要面向水资源与水电能源建设的国家需求,针对我国近期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大型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P align=left>  该实验室主要研究——水资源时空变化规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洪水灾害形成机理与减灾方法;水电工程结构与施工过程仿真;水电站过渡过程与控制;水文水资源数字模拟;水电工程结构计算仿真;泥沙与防洪实验;地下水土壤水资源实验;灌溉排水综合实验等。
<P align=left><b><FONT color=#0000ff>4.填补卫星定位数据处理软件空白</FONT></b>
<P align=left><U><FONT color=#800080>武大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FONT></U>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记者探访</FONT></b>
<P align=left>  该实验室正致力于实施软件标准化战略,直接参与了软件工程国际标准(ISO)的研究与制定;并参加了国家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互操作性测评认证研究开发等。
<P align=left>  在典型应用领域软件示范系统方面,实验室对于国家GPS网的布测方案、施测技术和数据处理的研究,填补了国家高精度卫星定位数据处理软件的空白,软件已销售至全国十几个部委的数百个单位,直接销售效益达7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达数亿元。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实验室背景</FONT></b>
<P align=left>  于1985年9月筹建,1989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2002年被国家评估为良好国家重点实验室。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研究方向及内容</FONT></b>
<P align=left>  实验室主体研究方向为“网上软件工程”,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示范系统开发三个科研层次。
<P align=left>  研究内容有网上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网上软件产业基础设施中的关键技术与标准、基础设施平台和网上软件工程示范;典型领域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
<P align=left><b><FONT color=#0000ff>5.海陆空精准定位</FONT></b>
<P align=left><U><FONT color=#800080>武大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FONT></U>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实验室背景</FONT></b>
<P align=left>  是我国测绘学科惟一的一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989年开始筹建,1991年成为世界银行在中国的7个跟踪示范实验室之一。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评估,名列地学部26个重点(开放)实验室的第4名,被评为优秀实验室。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研究方向及内容</FONT></b>
<P align=left>  该实验室主体研究方向为遥感影像信息处理、空间信息系统、空间定位理论与技术、空间信息通讯与定位服务技术、3S集成技术、海洋监测与数字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工程应用开发技术等。
<P align=left>  研究内容有保持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的几何处理领域的领先地位;开展卫星信号接收处理等研究;开展数字城市、数字地球等研究;对智能交通进行多方面研究,其中包括:交通信息的快速获取、处理、交通流量预测分析,动态交通信息的发布以及动态电子地图导航等;开展电子海图的生产与建库、电子海图的标准、电子海图导航等方面研究;重点研究掌上电脑和手机获取电子地图的技术,以及与GPS和可视电话的集成技术。
<P align=left><b><FONT color=#0000ff>6.将煤污染“扫光光”</FONT></b>
<P align=left><U><FONT color=#800080>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FONT></U>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记者探访</FONT></b>
<P align=left>  该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徐明厚教授向记者介绍,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能源的国家,而且这种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改变。但是,煤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有毒气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因无限制利用导致的能源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严峻。据统计:因燃烧煤在我国造成的污染,光每年二氧化硫的排放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便达1126亿元。
<P align=left>  走进实验室,范伶俐教授指着一台1998年购置于日本岛津的烟气分析仪对记者说:“这台分析仪可连续适时监控气体成分的变化,测定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含量,以及用于烟气过滤、保温、除尘和除水,准确度可达±0.5%。这些仪器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减少煤污染和有效利用煤资源。”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实验室背景</FONT></b>
<P align=left>  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于1986年。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属国家开放性实验室。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研究方向及内容</FONT></b>
<P align=left>  该实验室主要研究燃烧机理、燃烧过程物理数学模型、燃烧过程检测诊断与控制、燃烧技术开发、先进发电技术。
<P align=left>  其中“煤燃烧过程中非主量组分的变化行为和氧化亚氮生成规律”获得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P align=left><b><FONT color=#0000ff>7.想得到就能做到</FONT></b>
<P align=left><U><FONT color=#800080>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FONT></U>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记者探访</FONT></b>
<P align=left>  走进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十来个陈列在透明玻璃柜里的模具,特别是一个形状复杂、做工精细的龙体雕塑工艺品深深地吸引了记者的眼球。
<P align=left>  该实验室主任介绍,这是一个艺术家想象出的一个工艺品,但因太复杂通过人工无法雕刻出来。不过通过我们的工作人员用电脑模拟和模具仪器不到一天便做出来了。他说“在这个实验室,只要想得到,就可做出来”。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实验室背景</FONT></b>
<P align=left>  1989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立,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属国家开放性实验室。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研究方向</FONT></b>
<P align=left>  研究模具高新技术、模具新材料以及塑性成形模拟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培养高层次模具技术人才。
<P align=left>  <b><FONT color=#000080>■主要设备</FONT></b>
<P align=left>  装备有80余台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各种高性能的计算机、工作站、快速成型与快速制模设备、精密的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机、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等,配置有先进的模具系统。实验室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7项,省部级奖励20余项。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均在100篇以上。</P>
喜欢0 评分0
没钱又丑,农村户口。头可断,发型一定不能乱。 邮箱:gisempire@qq.com
crasher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4-10-02
  • 发帖数50
  • QQ
  • 铜币58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1楼#
发布于:2004-10-02 15:56
已阅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9090950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4-09-03
  • 发帖数43
  • QQ
  • 铜币217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2楼#
发布于:2004-10-04 20:11
看看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lingzhi12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4-07-30
  • 发帖数240
  • QQ
  • 铜币60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3楼#
发布于:2004-10-04 20:15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