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

企业如何共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红利

字号+ 作者:梁哲恒 来源:南方测绘 2016-06-23 10:23 我要评论( )

这是一个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美好时代,国家支持,领导重视,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机会将无所不在,多年积累的发展红利也到了派发的时候。相信,在各方的支持下,厚积薄发多年的地理信息企业能依托创新获取到最好的发展机会,享受到新时代的发展红利。



库热西局长对基于地理信息位置服务的儿童安全手环非常赞赏

 

随着国内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感受到这个产业必然会在未来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撑点之一。在今年年初《意见》的出台,表明国家对这个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从产业规模的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更是证明了这个产业发展的势头。
国内整个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和趋势,特别是近五年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整个产业的规模增长率每年都超过了20%,并呈逐年上升态势。按这个趋势继续发展的话,到2020年突破一万亿并不是什么难事。
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整体来说自然是好事,说明国家很重视,行业很争气,应用也有了一定规模和效果。但有利必有弊,快速扩展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最明显的就是产业结构还不合理,相关企业多而小,不理性的竞争越来越严重,使得大部分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差,用户也受到了间接影响。
归结有以下原因:
“入场”门槛低
这个产业主要靠政府发力推动,近十年的政府项目多的犹如雨后春笋,有大有小,而且很多都是纯软件项目,更有国外比较成熟的基础平台可以支撑,随便找几个技术人员就能实现,再找点小关系,拿个小项目更不是问题,做不下去的就跑,混得过去的就不难继续接到同类项目,然后就能活下去了,除了部分想做大做强的企业外,其他的就像小工程队,到处打散工,直到活不下去为止。
“做强”门槛高
在这个产业里,企业要做大做强很难,为什么?首先就是上面说的,入场门槛低,做小项目会引来一堆“苍蝇”,绝大部分都是靠低价杀入,反正质量、体验、售后这些东西投标时都是方案写出来的,即使专家也不能绝对说谁就肯定做不好,顶多也就从品牌认知度上去判断一下,对总体影响有限,所以接了这种项目很难有利润。而大项目的资质要求和背后利益链,这个大家都是懂的,不是有实力就能上,即使凭着实力硬去抢,到了实施阶段也会难度倍增,这可不是光技术能解决的事,要理顺就要耗钱耗时间,这样所导致的高成本反而没用在技术或者质量保证上,不利于积累。长期下来,利润微薄,只能过过温饱日子,各个想做强的企业就只能尽量压缩研发投入,慢慢熬,熬到现在,行内能做大做强的企业数量也就屈指可数了,更不要说走向国际了。
服务对象单一 目前,国内地理信息应用与服务的对象主要还是政府管理部门,我们自然也是主要为政府部门服务。对象单一,要求也单一,做的事情基本是跟着政策走,没几个企业可以玩出什么新花样。整个行业其实也是在无形的束缚中发展,还在低水平、低效益地运作。
业主比较强势 前面说了,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具有天生的优越感,与企业打交道一般都比较强势。所以,项目需求不易确定且容易变化,项目实施过程反复、项目验收难、收款难,这也影响了市场的正常化和业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过,近年来这方面的改观比较明显。
南方数码成立以来,已经在地理信息这个行业度过了十一个年头。这十一年来,始终坚持“数据·软件·服务”的理念,产品业务覆盖地理信息产业链,提供包括基础测绘、房产、国土、市政、规划等行业在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所以,不管过程多么辛苦,遇到多少困难,还是坚持走过来了,不敢说已经做大做强,但至少在这个行业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
既然是这个产业的一分子,不管我们做到什么程度,上述问题,南方数码一样要面对。关键是如何面对?如何持续发展?如何提高能力继续做强?个人认为,必须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做好研发,提升技术驱动能力 一直以来,南方数码技术团队的主要精力都是集中在产品开发和项目开发上,主要是为了满足各个时期客户最重要最紧急的需要,基本都是跟着政策走,很明显是靠市场驱动来前行。而单靠市场驱动有个弊病,就是在市场需求到来的时候,只能被动跟进,基本没有技术和业务预研时间,难以摆脱“小工程队”的困扰。
而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已经在影响着地理信息市场的走向,比如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我们必须提前把握这些发展和方向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何况我们现在也已经具备改变的基础和实力,更应该与时俱进,化被动为主动,从单驱动模式升级为双驱动模式:市场驱动+技术驱动。两者并不对立,更是一种互补存在,市场驱动是注重客户需要来做应用,技术驱动是注重技术趋势来做支撑。两者结合一起,就是围绕客户需求,加强基础研发,用市场满足需要,用技术引领发展,逐渐成为行业内企业的领头羊。
推动创新,支撑企业发展需要 为什么要创新?因为:“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因为前期发展的特殊性,以前我们只专注于应用开发上,很少投入到基础研发,所以在创新方面,更多的只是功能性的创新,很缺乏技术上的创新,更缺乏模式上的创新,这也使得我们在面对市场需求的时候很被动。

 



南方数码董事长杨震澎在“在那儿”发布会&展会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现在,我们要推动创新,从微创新开始宣传,还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团队和员工想创新、提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还可以是业务创新。
扩展方向,开拓大众服务市场 作为地信行业的一分子,我们也是主要为政府管理部门服务,在服务政府客户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发展。但是,前面也提到,单纯只为同类对象服务,也会在无形中束缚企业发展的思路和渠道。
所以,在业务发展上也要开拓创新,利用已有的积累进军大众服务市场。基于这个思路,从去年开始就积极谋划基于大众服务的新业务切入点,最后决定基于公司智慧城市平台技术,围绕位置服务,成立“在那儿”品牌推出面向大众位置服务的系列产品。第一个产品大家也看到了,就是儿童安全定位手环。有意思的是,推出的时间比360还早,至少说明眼光和互联网大佬也是有的一拼的。而且,也已经有了明确的未来发展规划,很有信心在这方面也能做大做强。
总之,这是一个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美好时代,国家支持,领导重视,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机会将无所不在,多年积累的发展红利也到了派发的时候。相信,在各方的支持下,厚积薄发多年的地理信息企业能依托创新获取到最好的发展机会,享受到新时代的发展红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GIS帝国网站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

1.GIS帝国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被重塑的地理信息行业在谨慎中前行

    被重塑的地理信息行业在谨慎中前行

    2020-06-16 15:36

  • 河南:“五项特殊政策”支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

    河南:“五项特殊政策”支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

    2020-03-09 16:31

  • 欧比特拟4亿元并购两家地理信息产业公司,上会被否

    欧比特拟4亿元并购两家地理信息产业公司,上会被否

    2019-02-19 14:00

  • 盘点2018:测绘地理信息那些事

    盘点2018:测绘地理信息那些事

    2019-01-23 13:32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