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

我国三维成像激光雷达获突破 助力无人驾驶

字号+ 作者:新华社 来源:新华社 2016-05-09 08:11 我要评论( )

据新华社报道,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刘博研究员课题组了解到,日前该课题组在面阵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首次提出了基于双偏振调制技术和自适应距离选通相结合的三维成像方法。

  据新华社报道,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刘博研究员课题组了解到,日前该课题组在面阵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首次提出了基于双偏振调制技术和自适应距离选通相结合的三维成像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光电技术快报》和国际应用光学顶级期刊《应用光学》等,并且已经申请发明专利。

  据悉,目前业界研究中的面阵三维成像激光雷达,即“巨型手掌”,有多种技术路线,大多采用APD阵列探测器,受器件的限制,不仅分辨率低,而且数据处理流程复杂,与此同时国外比较先进的探测器件还对我国禁运。以传感器中的激光雷达为例,谷歌和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使用的均是Velodyne HDL-64的360度64束激光传感器,成本高达50万元,这也成为了阻碍谷歌和百度实现无人驾驶汽车量产的最大障碍。

  刘博研究员课题组的新方法,采用高灵敏度的电子倍增电荷耦合器件作为面阵探测器,利用双通道高速电光偏振调制技术,结合自适应距离选通实现三维成像,突破了传统扫描成像激光雷达无法对远距离动态目标成像的限制,同时也克服了采用APD阵列探测器成像分辨率低的缺点。

  “未来这种雷达在空间应用上,比如空间距离感知和三维形态测量,或者是无人驾驶上,都可以大有作为。”刘博表示,目前还处在原理样机的阶段,整个系统的体积比较大,下一步将着力进行系统的性能完善和小型化。

  分析认为,以长安汽车、北汽集团、上汽集团为代表的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体现了在与合资品牌的竞争中弯道超车的决心。同时,以长安汽车、北汽集团为代表的主流车企,以谷歌、百度为代表的IT巨头均已明确了无人驾驶汽车量产的时间表,无人驾驶近在眼前。A股上市公司中,巨星科技过收购华达科捷布局的3D激光雷达是未来无人驾驶核心技术路线,目前正在试制中;中海达研发的高精度卫星导航产品、三维激光产品、高精度地图产品、光电测距产品均可用于无人驾驶汽车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GIS帝国网站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

1.GIS帝国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2018年自动驾驶脱离报告:无人驾驶技术哪家强?

    2018年自动驾驶脱离报告:无人驾驶技术哪家强?

    2019-02-15 13:12

  • 无人驾驶想落地?先修路!

    无人驾驶想落地?先修路!

    2018-10-18 14:20

  • 韩国绘制各大城市地图 为无人驾驶车辆测试建立智能交通系统

    韩国绘制各大城市地图 为无人驾驶车辆测试建立智能交通系统

    2018-05-02 13:35

  • 无人驾驶:技术与法律的博弈战

    无人驾驶:技术与法律的博弈战

    2018-04-12 08:34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