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阅读:586回复:0

国地理信息产业如何做大做强?(图)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05-19 13:22
本报记者 吴凡摄

 地理信息产业到底有多大和多广泛的用途?
 
 腾讯地图平台部总经理王建宇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不久前所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如果相关部门能够提前使用腾讯根据移动终端所做的地理信息大数据分析,那么完全可以避免这一不幸事件的发生。据他介绍,在总结教训时,腾讯基于地理信息所做的大数据分析,对于该事件的“复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产业发展迎机遇
 
 虽然目前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还没有完全被开发出来,但其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
 
 “地理信息产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国家依然把它当做新兴战略产业,可见其重要性。”5月8日,在北京,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面对着20多名相关企业负责人直言产业的重要性和良好发展前景。
 
 为了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专门召开各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听取行业、企业人士意见,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地理信息相关企业负责人悉数参加。
 
 实际上,2014年1月,国务院就曾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为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此外,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标准,以降低行业门槛。
 
 浙江、湖北、江苏、吉林、新疆等20个省(区)也出台了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鼓励性政策文件。
 
 据库热西介绍,为了贯彻《意见》,国务院还建立了落实督查机制,要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每月汇总上报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相关部委也积极支持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比如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联合组织实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重大应用示范专项。科技部通过国家“863”、科技支撑等计划,支持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环节关键技术的研发。
 
 《意见》出台一年多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首先,产业空间布局集聚效应明显。北京、江苏、浙江、上海、湖北、广东等6省市成为产业发展集中度较高的区域,甲级资质单位占据了全国总数的40%;北京、浙江等10多个省市建设了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其次,重大工程带动效应显著。第三,地理信息企业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地理信息行业的23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超过150亿元,同比增长35%。今年一季度,已公布的15家地理信息相关企业财报显示,其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1.82%,净利润同比增长62.24%。
 
 基础薄弱是挑战
 
 虽然形势不错,但是在国内经济增速趋缓的新常态下,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更多暴露出来。
 
 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军就坦言,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在地理信息高端装备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GIS软件领域,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抢占市场。我国地理信息在能源、国土、水利、农业、交通等行业的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在面向国外输出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开展国际化合作方面尚需不断突破。
 
 另外目前我国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大型地理信息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凝聚度相对较低,具有核心关键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较低。
 
 据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马晓波介绍,以北斗产业为例,目前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到10%。
 
 北京盛世泰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刘玉璋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在全球营销收入前十名的企业中,中国仅占一家,而且仅位列第十位,其14亿元人民币的营收不如第一名的1/14。净利润水平更是不容乐观,2014年,千方科技以2.53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位居国内行业第一名,远远低于国际第一名的30.61亿元人民币。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虽然我国地理信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但我国自主高端地理信息装备产品市场份额较低,高分辨率传感器、卫星导航芯片等先进高端测绘装备市场主流被美国、日本、瑞士等国产品占据,位置服务应用的95%以上基于美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
 
 我国的测绘与地理信息科研单位和企业虽然在航摄仪、移动测量、海量数据处理、网络信息服务、北斗芯片等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晚、政策引导不够、转化推广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国内自主产品尚难以与国际品牌相抗衡,市场推广困难。
 
 “地理信息+”促做大做强
 
 在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缪小林看来,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地理信息产业已经取得很大进步。其所在的公司已成立近30年,2014年产值为23.5亿元人民币,主要涉及领域包括广电测绘仪器、高精度卫星导航等硬件装备领域。据缪小林介绍,目前国内地理信息产业的装备制造领域,正在从普通的中低端水平开始迈进高端水平。
 
 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推广使用国产产品方面应该给予更多支持。在座谈会上,许多企业家都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政策支持国产的装备和系统,支持国内企业的做大做强。
 
 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局相关负责人也称,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高精尖装备依赖进口的严峻现实没有根本改变,国产化程度严重不足的现状影响到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库热西称,当前,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和技术推广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还存在成果束之高阁的现象,科技成果转化率也较低。“如何把海量地理信息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如何让方方面面充分享受地理信息给工作生活带来的便捷、快乐、质量和效益,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应当着力研究的重点。”
 
 而这就需要推动跨界融合发展,创新地理信息服务,比如要通过积极推进“地理信息+”,产生出新的信息能源,催生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增长极。
 
 要解决我国地理信息做大做强的难题,库热西建议企业首先要创新经营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其次要充分利用好各项优惠政策;第三要专注核心技术研发。
喜欢0 评分0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