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阅读:835回复:0

践行“大地图”理念深化地理信息在环保领域的行业应用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05-11 16:01
 践行“大地图”理念深化地理信息在环保领域的行业应用
   ——中科宇图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很荣幸受邀参加此次地理信息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言!首先向各位领导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公司。
    我来自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是公司总裁姚新。我们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遥感特色空间信息应用服务与环境信息化全方位服务的产业化集团公司,致力于打造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大地图与大环保公司,公司围绕地理信息与环境两大领域,形成了智慧地图、智慧环保、智慧水利、公众服务与环境治理五大产业群,并成立了中科宇图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院。目前拥有4家全资子公司,3家分公司。
    公司成立十余年以来,一直依托于中科院、北师大等科研机构,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形成了相关产品与技术体系。中科宇图具有处理高分辨率、多比例尺、多源遥感数据的能力,将3S技术广泛应用到环保、通信、电力、公安、水利、物流等多个行业领域。尤其是中科宇图在环保应用软件开发服务领域,已成为以3S技术为基础的国内环保信息化建设领军企业。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地理信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围绕这一主题我想重点讲以下3个方面:
    第一,我想着重说明解决环保问题,离不开空间地理思维
    为什么我们公司从传统的地理信息测绘领域发展,能够在环保领域创出一片天地,我想与我们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环保行业本身的特殊性有关。人们常说,80%以上的环境信息均以空间地理位置有关。解决环保问题,离不开空间地理思维。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国家全面部署环境保护领域的三大战役,相继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气十条》)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并正在酝酿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
    在《气十条》中明确提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要求,指出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合理确定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城市规划,强化城市空间管制要求和绿地控制要求,形成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和区域空间格局。
    在《水十条》中也明确要求,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并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七大重点流域干流沿岸,要严格控制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印染等项目环境风险,合理布局生产装置及危险化学品仓储等设施。积极保护生态空间。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土地开发利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留足河道、湖泊和滨海地
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非法挤占的应限期退出。
    可见空间地理思维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性。
    第二,借此机会谈谈,地理信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现状与问题。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在环境领域应用的重要载体,我们公司广泛的参与到了省、市级环保部门这一类系统的建设,目前已经发展了完善的环境地理信息制图规范、符号库、以及部分空间分析工具集。结合一些环境模型技术的应用,在实现“一张图”理念的环境管理方面做出了大量探索。基于GIS技术的环境管理业务应用系统,也广泛的得到开发和应用。以目前广泛开展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平台建设为例,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细致的基础空间地理信息作为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的基础,作为模型模拟的下垫面边界条件,也可以提供丰富的气象趋势分析、污染物扩散分析的二三维空间可视化动态展示。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帮助用户直观了解污染的产生、传输和分布规律,为区域联防联控可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
    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深化信息资源建设,形成大数据治理能力,已成为“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加强部门信息资源的多元化采集、主题化汇聚和知识化分析,提高信息资源的完备性、真实性和时效性,由此形成大数据能力将成为环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总体而言,测绘地理信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方面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规范不完善。环境空间信息的符号表达、制图规范,以及数据共享交换的要求等行业数据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导致不同公司、不同机构开发建设的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在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层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数据资源的共享与服务。
    (2)分散建设、各自为政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空间信息在国家层面、跨部门之间,甚至有的环保部门内部未得到充分共享。
    (3)基于空间地理信息与环境属性数据整合的大数据知识化应用尚未取得实质进展,还停留在理念层次。前面所讲的《气十条》、《水十条》要求
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问题,如何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和环保行业数据整合形成知识化的决策支持,在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中具有重大意义。这方面的探索需要结合科学研究不断深入。
    最后,我想从企业的角度谈一谈深化地理信息在环保行业应用的建议。
    首先,是积极引导行业地理信息数据的标准化工作。通过推动空间地理信息的行业数据标准制定奠定行业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共享服务的基础,这方面环保可以先行,我们也愿意积极参与和推动。
    其次,建议依托“政务云”、“环保云”等各级政府的私有云建设,深化环境空间地理信息的共享服务,推动国家层面权威的环境空间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
    第三,建议出台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鼓励资源环境领域“大地图”的社会化第三方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购买行业应用数据服务的形式,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第四,在科研领域建议结合地理国情监测,公益类项目的设置,鼓励“大地图”在行业领域知识化应用的科研探索与创新。
    感谢各位领导的聆听,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喜欢0 评分0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