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975回复:0
地理信息产业:军民共用缔造大产业
<p>近期以来,我国多地洪涝灾害肆虐,给北京、重庆、天津等地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着洪涝灾害逐渐退去,各地陆续开展灾后修复和重建工作。而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a class="blue_dtn" href="http://www.qianzhan.com/report/detail/216c079b1cc04e5c.html" target="_blank" jquery1343625186967="11" kid="216c079b1cc04e5c" f="">地理信息</a>技术处处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p>
<p>随着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数字城市、数字中国、数字地球等数字化建设渐入高潮,日益为人们所熟悉的城市<a class="blue_dtn" href="http://www.qianzhan.com/report/detail/d5e402a7df164221.html" target="_blank" jquery1343625186967="12" kid="d5e402a7df164221" f="">智能交通</a>、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城市环境检测等领域,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p> <p>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济南考察时强调,“在信息数据处理领域里,在世界上应有我们的一席之地”。而截至目前,我国包括北京、山东、黑龙江、云南、浙江等地正纷纷筹备或在建地理信息产业园,地理信息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p> <p><strong>源于军用 壮大于商用</strong></p> <p>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是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生产、加工、开发、应用、服务、经营的全部活动,以及涉及这些活动的各种设备、技术、服务、产品的实体的集合体。</p> <p>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它既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定位与导航产业、航空航天遥感产业,也包括测绘业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专业应用,还包括LBS(基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和各类新兴技术及其应用。行业产品涉及车载导航、高精度测绘、移动目标监控、便携式移动导航、智能通信、游戏等诸多专业领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细分市场占比图(单位:%)</strong></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http://img3.qianzhan.com/news/201207/30/20120730-3c00a14524aacccd.jpg" width="297" height="225"/></p> <p> </p> <p>按照产业活动采用的主要技术,可将地理信息产业分为测量产业、地图服务产业、卫星导航定位产业、遥感产业、地理信息系统产业五大产业,每个产业市场又包括技术市场、产品市场、信息市场和劳务市场等。</p> <p>地理信息产业作为信息产业,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也是高渗透和独立性相结合的产业,它还是低耗高效的高增值性产业。地理产业吸纳就业的容量庞大,属于受技术进步影响大、增长快、综合性的复合型产业。</p> <p>此外,地理信息产业还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先导性产业,信息化的现代战争对地理信息的争夺使地理信息资源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保密信息。</p> <p>现代高科技战争,无论是战前情报的获取、分析和决策,还是打击过程中的指挥控制、目标的精确定位、武器的精确制导、战后的毁伤评估以及新一轮打击目标的确定,都和地理信息有着直接的关系。</p> <p>地理信息产业主要环节包括硬件制造、数据生产、<a class="blue_dtn" href="http://www.qianzhan.com/report/detail/3f9a96d259d74bee.html" target="_blank" jquery1343625186967="14" kid="3f9a96d259d74bee" f="">软件</a>开发与信息服务。</p> <p>地理数据采集是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地理数据采集主要方式有直接地理数据获取和间接地理数据获取,其中直接地面数据获取方式有遥感数据获取如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以及矢量数据获取如地面测量和GPS;间接地理数据获取方式则包括栅格数据获取如扫描地图和图片,以及矢量数据获取如地图数字化、摄影测量。</p> <p>地理信息工程应用位于产业的中游,是对上游提供的数据资源和技术成果的集成应用。目前,地理信息工程应用领域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国土资源、生态环境、<a class="blue_dtn" href="http://www.qianzhan.com/report/detail/b2ca5d481a9941b3.html" target="_blank" jquery1343625186967="15" kid="b2ca5d481a9941b3" f="">城市规划</a>、房产、交通、铁道、统计、公安、紧急事务处理、经济规划、农业、林业、海洋、军事等。地理信息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设施管理、电信资源、<a class="blue_dtn" href="http://www.qianzhan.com/report/detail/92a5604fec114cfa.html" target="_blank" jquery1343625186967="16" kid="92a5604fec114cfa" f="">电力</a>、通信等。</p> <p>地理信息服务位于产业的下游,包括在现有产品和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各种营销服务、技术和软件的培训和咨询服务,以及数据服务等,是对产业上游和中游的拓展,如<a class="blue_dtn" href="http://www.qianzhan.com/report/detail/015b594a626442a8.html" target="_blank" jquery1343625186967="17" kid="015b594a626442a8" f="">电子商务</a>、客户关系管理(CRM)、定位服务(LBS)、室内导航、车载导航、<a class="blue_dtn" href="http://www.qianzhan.com/report/detail/c1ee2b0bceb14880.html" target="_blank" jquery1343625186967="18" kid="c1ee2b0bceb14880" f="">手机</a>导航、智能交通(ITS)等都是地理信息技术的拓展。</p> <p>前瞻产业研究院地理信息行业研究员徐宏伟指出,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满足社会大众迫切需求,增强国防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p> <p>近年来,发达国家测绘保障与地理信息服务发展迅猛,为其宏观经济管理、国土空间管理、解决全球性问题等提供重要的动态信息服务。</p> <p>《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继“十一五”规划纲要后,再次提出了“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测绘发展战略研究也将“发展壮大产业”列为测绘今后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p> <p>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卫星导航、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互操作、空间数据引擎、海量影像管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等测绘高新技术,积极开展测绘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p> <p>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增长率超过25%,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到2011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超过2万家,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总产值接近1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47%,一些地理信息技术与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当前国际先进水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2012-2015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规模预测走势图(单位:亿元)</strong></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http://img3.qianzhan.com/news/201207/30/20120730-d833598d45b5ef0e.jpg" width="457" height="273"/></p> <p style="TEXT-ALIGN: right"><i>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a class="blue_dtn" href="http://www.qianzhan.com/report/detail/216c079b1cc04e5c.html" target="_blank" jquery1343625186967="19" kid="216c079b1cc04e5c" f="1">2012-2016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a>》</i></p> <p>最近几年,在“数字中国”和“数字城市”的推波助澜下,我国各个领域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在进行地理信息相关的应用系统集成与建设。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也是地理信息集成应用的另一个亮点,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p> <p>这种势头从招投标情况可见一斑。数据显示,2012年4月产业招标项目共有238条,1-4月招标项目总数已达到428条,超过2011年全年总量823条的一半还多。因此,可以预计今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将出现显著增长。</p> <p><strong>技术决定产业</strong></p> <p>近年来,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取得了高速的发展,产值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30%以上,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基础较薄,相对国际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目前尚存在很多问题。</p> <p>首先,国内科研单位及行业企业核心技术缺失严重,缺乏有较强资金实力和研发实力的单位和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地理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等,都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继续应对的挑战。</p> <p>地理信息产业是在卫星遥感、卫星定位、信息技术等集成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这些技术的先进程度决定了产业的发展程度。</p> <p>而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分析数据显示,全球测绘仪器市场主要集中在Trimble、Leica、Thales、NovAtel、Javad、Topcon等几家公司,其中Trimble占有国际高端市场40%以上的份额;全球GPS芯片生产主要集中在SiRF、Garmin、Motorola、Sony、uBox、Atmel等企业,其中SiRF市场份额最大;全球导航电子地图市场高度集中在美国的NAVTEQ、荷兰的Tele Atlas和日本的Zenrin、Toyota MapMaster、IPC五家公司,他们垄断了全球95%左右的市场份额;在全球网络地图服务市场,Google独占鳌头,卫星<a class="blue_dtn" href="http://www.qianzhan.com/report/detail/0fdf9e1b033549bf.html" target="_blank" jquery1343625186967="20" kid="0fdf9e1b033549bf" f="">导航设备</a>生产市场则以TomTom、Garmin、Mio三大品牌为主;世界商用遥感数据主要来源于美国Digital Globe公司的Quickbird和WorldView卫星、GeoEye公司的GeoEye和IKONOS卫星和法国的SPOT卫星。</p> <p>其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社会贴近度有待加强。</p> <p>近年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一直在主推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数字城市建设、国情监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但在部分地区,受部门利益条块分割的影响,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与相关行业间的融合不够,导致地理信息服务没能得到有效应用,地理信息产业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度不够,为社会大众提供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不力,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阻碍。</p> <p>第三,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地域分布不均衡,东西部的趋于差距、经济建设与地理信息产业间的供求关系失衡也是阻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p> <p>目前,国内大部分地理信息企业尤其是在业界有较大影响力的甲级测绘资质单位,集中在北京及华东、华中地区,在西南、西北等省区,相对较少,产业发展很薄弱。而与此同时,西南、西北省区国民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与日俱增,急需地理信息产业提供全面、细致的保障服务。</p> <p>面对产业发展存在的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企业规模小、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大众化应用不足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根据“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总体战略,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向更高更快更好的方向迈进。</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