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539回复:1
气象GIS系统:“海河流域面雨量预报工作平台”研制成功
<font> 人民网·天津视窗12月14日电:日前,中国民航大学张树兵副教授负责研发的“海河流域面雨量预报工作平
台”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了海河流域气象中心(天津市气象台)组织的专家验收小组的验收。该项目填补了天津海河流域地理信息与气象信息结合的技术空白,建 设成果对天津市气象台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有帮助,该平台是一个功能齐全技术水平先进的气象预报专业工作平台。 <br><br> 该平台是受海河 流域气象中心(天津市气象台)委托,由中国民航大学负责研发。该平台由数据采集模块、降水预报分析模块、预报产品制作模块、气象产品显示模块、降水实况统 计模块和暴雨历史数据库模块等六个模块组成,实现了气象原始数据图形化处理、多种数值预报产品图形处理与分析、主观预报产品制作与分析、降水实况产品、暴 雨历史数据查询分析等多项功能。 <br><br> 在气象专家的大力合作下,项目组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特别是实现了海河流域地理信息与气象信 息的无缝集成,并且为气象预报员提供了基于地理信息平台上的多时段各类数值预报分析比较、各级主观预报分析比较、气象预报与降水实况之间的分析比较功能, 这对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提供了技术保障。 <br><br> 早在2007年8月, “海河流域面雨量预报工作平台”系统已在海河流域气象中心投入使用,系统运行安全稳定。运行实践证明:该项目的研制成功可以有效加强对海河流域强降水的预报预警能力,有助于提高流域气象服务服务水平。 <br><br> 海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大中城市达25个,人口密度高,经济总量大,海河流域是中国洪、涝、旱、碱灾害严重地区之一。海 河流域气象中心是在我国七大江河流域中,继淮河、黄河流域气象中心之后,成立的第3个流域气象中心,主要为海河流域的工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尤其是为海 河流域汛期提供降水预报服务。 <br><br> 此外,该项目的建设成果可以推广到民航气象部门,对提高民航气象数据处理水平、提高民航气象产品预报水平、加快民航气象信息化步伐具有重要意义。</font> |
|
|
1楼#
发布于:2008-01-07 14:36
吹吧吹吧,台风来了,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