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120回复:1
铜陵淡水豚保护区有了电子地图
人民网安徽视窗10月24日讯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搜集编制,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制成了该保护区的信息电子地图系统(简称GIS)。目前这套GIS系统经过调试,效果良好,正投入试用阶段。<BR><BR>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铜陵保护区上至枞阳县老洲,下至铜陵县金牛渡,全长58公里,总面积31518公顷,铜陵保护区属河流性保护区,开放性大,跨越多个行政区域,管理难度非常大,而且在管理方面国、内外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更重要的是,由于长江面积大,考察、跟踪白鳍豚,长江江豚等珍稀动物难度更大。如果没有一套电子地图,很难开展考察活动,同时以前出版的纸质地图,由于长江地质环境变化很大,已经不能适应考察工作的需要。为了让保护区的管理走向科学化,保护区克服资金短缺、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着手编制电子信息地图。科研人员搜集了保护区的动、植物分布、水文地质、沿江工业分布、周边社区状况等资料,并请省环保局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利用这些资料为保护区制作了信息电子地图系统。借助这张电子地图系统保护区科研人员 可以对长江珍惜水生动物实施更好更有效地保护。(张援南 张西斌)
|
|
|
|
1楼#
发布于:2007-11-05 12:31
<P>科学一直有发展呀</P>
<P>地理信息已开始面向大众化了!</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