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259回复:1
江苏:见识数字警务
轻点鼠标,也能实现网上管理和网上破案。这一全新的警务运作模式正在江苏公安机关逐步推广应用。
<B> 见识数字警务</B> 在江苏警队内部有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它的触角已伸向全省公安机关的神经末梢-----所有基层所队。这个虚拟世界,就是以高科技为依托、四通八达的公安互联网络。 说起公安互联网,它与1998年公安部正式提出建设的金盾工程密不可分。这一国家重点扶持的电子政务项目包括公安基础通信设施和网络平台建设,公安计算机应用系统建设,公安工作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和公安工作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建设等五大部分。通过全面系统建设,实现以全国犯罪信息中心(CCIC)为核心,以各项公安业务应用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各项公安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逐步走向公安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 经过多年建设,江苏金盾工程建设得到飞速发展,信息化应用水平名列全国前茅。日前,记者深入江苏公安机关采访,见识了神奇的数字化警务。 <B> 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引领警务革命</B> 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江苏省公安厅党委抓住金盾工程建设的契机,乘势而上,迅速搭乘信息时代的快速列车。 经过艰苦耕耘,全省已全面完成覆盖所有基层单位的公安信息网。其中,在全国率先建成了155兆公安二级主干网,实现了数据、图像、话音的三网融合;全省公安三级主干网除南京市公安局为1000兆外,全省11个市的三级网可达到155兆;全省已基本完成四级接入网建设,派出所、看守所、刑警中队、交巡警中队、治安卡口等基层单位基本接入公安信息网;建成了覆盖所有基层单位的数字化有线通信专网,初步建成了350兆无线通信系统,覆盖率超过全省三分之二以上地区。 省公安厅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省级公安信息中心,并依托该中心,建设完善了一批基础性、共享性业务数据库,以及一批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信息、设备、人才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和高度共享。 在省辖市一级,以实现人口管理、110接处警、案(事)件办理和情报信息四大功能为突破口,加快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形成以派出所等一线实战单位为信息采集源头,以公安专网为依托,以省辖市公安局信息中心集中式数据库为信息汇集点,构建市公安局综合应用系统,真正实现“一次采集、重复使用,集约管理、资源共享”。目前,省公安厅和11个省辖市公安局建立了警务综合信息查询平台,将过去单独建设的刑事案件、指纹、逃犯、旅馆业、被盗抢机动车、二手手机、网吧实名登记、暂住人口、违法犯罪人员和两劳释放人员,以及常住人口、机动车/驾驶人、出入境管理等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了关联整合,将若干个子系统汇集整合成一个应用大平台,初步形成了一体化查询应用机制。 南京市公安局研制开发的警务综合信息系统,实现了基层所队信息源头采集管理使用、业务部门信息综合管理应用和市局信息中心集中共享存储的有机统一,数据一次采集、集中整合、全局共享,业务流与信息流的有机结合,具有自动比对报警,统计报表自动生成,信息综合分析及辅助决策等功能。 信息采集的数量和质量事关网上作战大局。为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和鲜活,省公安厅制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源头数据采集应用管理工作规定,强调数据质量好坏统一由各警种、部门负责,如果应用出了问题,要倒查追究责任。今年3月以来,全省打响了人口信息采集质量攻坚战,要求各地在全面完成人口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的同时,做好人口信息的核对、纠错补漏工作,将完整准确鲜活的人口数据上传省级人口信息数据库。扬州警方专门设立138万元的情报信息奖励基金,分别奖励给情报信息的提供者、收集者和报送者。 <B> 决胜网络世界</B> 记者进入“江苏省公安综合信息查询库”,任意输入“徐××”三字,只见电脑屏上暂住人、驾驶证、常住人、国内旅行和犯罪嫌疑人等栏前均打了勾,这表明该人在相应栏内均有情况记录。记者一一打开,很快发现此人的照片、家庭地址、出生日期、暂住地点、工作事由和国内旅行情况、曾入住的城市、旅店、入住时间、房号,以及犯罪记录等情况均有详细记载。 像上述方便快捷的综合查询运用只是一个缩影。江苏公安信息系统的建成应用,使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偿到了信息化建设的甜头,其效用日益显现。 南京湖南路派出所民警在审查一名涉嫌贩卖毒品犯罪嫌疑人李某时获悉,今年3月,李曾与一名叫王某的滨海籍男子在南京从事贩毒活动,王案发后在逃。办案民警通过查询警务综合应用平台,掌握王曾因吸毒于6月20日被白下警方行政拘留10天的信息后,分析其可能还未离开市区,便迅速出击在白下区校场路附近将王擒获,使这一居无定所、久抓未捕的流窜人员快速落网。 信息资源的条块分割,是长期困扰制约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以往,每个派出所之间的信息都是相对封闭的,即使同城的相邻派出所对分别抓获的犯罪同伙所作的供述也难以及时印证,延误战机的事情屡有发生。这一难题如今正在江苏得到破解。由于全省四级网的触角伸向基层所队、看守所、卡口等地,加上各类综合应用平台的建设完善,信息共享率不断提高。尤其是全省旅馆业信息系统已于2002年底全面建成,覆盖率达到100%,并实现了省辖市内的联网运行。只要有犯罪记录者入住旅店宾馆,输入其身份信息后系统就会自动比对报警,犯罪嫌疑人刚入住就落网的事例举不胜举。全省公安机关通过系统报警,对案件线索综合分析,以及对住宿人员情况和规律进行分析研判,抓获了一大批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其中包括一批公安部网上在逃人员和通缉、通报、协查对象。 今年9月24日凌晨12:25分,南京公安旅馆业信息系统警铃大作,值班人员打开电脑便发现,一名曾利用为四川某公司采购设备之机,涉嫌挪用公款100余万元后潜逃,被四川省某市检察院通缉的网上在逃人员万某入住白下区金园招待所。值班民警当即指令白下公安分局组织就近民警前往抓捕,在如神兵天降的南京刑侦面前,万某和另一名网上在逃人员乖乖就擒。 常州公安机关在在逃人员信息比对系统中,增加了对逃犯姓名、出生年月、户籍区划等组合比对,以及身份证号码15位与18位转换比对等功能。使两名住宿登记身份证号码与在逃人员信息库登记的身份证号码不符,以及身份证号码位数不同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和黄某无一漏网。 组织专人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再通过网络及时发布指令性、指导性和预警性意见信息,及时提供相关单位加强防范、引领实战。这一做法使江苏的警务运作模式发生深刻变化,既改变了集中行动式的疲劳战术,解放警力,提高精确打击能力,又减少扰民,密切了警民关系。 去年12月4日,扬州开发区公安分局抓获了1名四川三台籍以“拾物平分”手段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针对这一犯罪增多的特点,市公安局信息中心及时对四川三台籍人员在扬州旅馆的住宿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后,及时发布关于四川三台籍人员以上述方式实施系列诈骗案件的侦破提示,并将40余名相关嫌疑人员信息纳入本地布控人员信息库。去年12月21日和今年1月5日,开发区公安分局和江都市公安局据此提示,先后摧毁两个流窜诈骗团伙,现场抓获7名四川三台籍以“拾物平分”手段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 为规范网上作战,全省建立了网上通报协查、日常信息碰撞比对和分析研判等工作机制,在侦查破案、抓捕逃犯和治安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在全国追逃、指纹破案会战和命案侦破专项斗争中,全省网上作战战果显赫,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抓获外省在逃人员总量列全国第一。在命案侦破专项斗争中,全省通过指纹自动比对系统的破案数和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均位列全国战绩榜第二。 目前,网上作战在全省已深入警心。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每天就有数万民警征战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仅省公安厅网站每天的浏览查询人数就达2万余人次。海门市公安局平均每天就有400余名民警对网上的1000余条鲜活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研判。通过引入研判机制,今年以来,该局各类刑事案件破案数比去年同期上升18.2%,而破案经费却比去年同期下降31.5%。 <B> 服务社会显身手 </B> 在如皋市公安局柴湾派出所,记者从电脑上随机调出的一份110接处警登记表,详细记录了一起交通事故从接警民警编号、报警时间、报警号码、报警内容到事故处理反馈情况等全过程。2003年初,该局与某软件公司共同研发了执法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系统由接处警考评、案件考评、其它警务执法考评和执法监督四部分组成。对民警不按时进入程序的,管理软件将限制进入下一环节或制作法律文书。 江苏警方在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服务现实斗争的同时,不断提高行政管理和为民服务水平。大部分地区公安机关依托公安互联网,开发建设了网上执法质量监督管理系统,从接报警和立案开始,将各类警情信息和处理过程及时录入计算机,进行网上管理,推进如实立案、留置报备、审查处理犯罪嫌疑人等执法工作的公开、公正、规范、透明。 苏州、无锡以及张家港等地依托移动公网开展了在线移动应用系统建设,其中,苏州市公安局为市区110巡逻车统一配备了平板移动查询电脑,为交巡警等一线民警配备查询手机300多台,在实践中发挥了神奇效果。比如交警在查处车辆违章时,可通过随身携带的无线警务通进入公安互联网上的驾驶员数据库,输入违章者信息,核对驾驶证上内容是否与数据库内容相符,该驾驶证是否年审、是否记满12分、是否违章待处理、是否正在吊扣中等信息在几秒钟内即可显现,极大地方便了交通违章的查处。而常熟的交警处罚更便捷,他们用蓝牙技术将移动无线警务通和一台手持式打印机联机配对,交警在马路上输入违章车辆的相关数据后,一按警务通上的打印键,罚单就即时打印出来,省去了驾驶员到指定银行交罚款的麻烦。 省公安厅机关和大部分市、县公安局建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文字和报表处理、公文和档案管理等的网络运行,以及非涉密文件的网上传输。 67岁的陈老太家住苏州市润达新村,因住房搬迁,需要把户口从南门派出所迁到友联派出所,一位亲戚获悉后仅用10分钟就在他家附近的桃坞派出所帮她把户口迁了。过去谁要提出这一想法,准会被揶揄为痴人说梦。然而,苏州警方开发的“全程通”户口迁移系统使百姓的这一梦想变成现实。 除特殊规定外,“全程通”系统对居民办理户口迁移登记手续,都可以在任何一个派出所实现一次性办理,即使在和迁入、迁出地毫无关系的第三地派出所,也同样可以办理。 全省公安信息系统的建成,不仅服务侦查破案,而且惠及广大百姓。截至9月底,南通、苏州、南京等5市市区以及26个县(市)已完成人口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任务,实现联网运行和户口迁移“一站式”服务。全省已全面建成人口、机动车/驾驶人、出入境人员/证件、船舶/船民等面向社会进行管理和服务的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网上办理牌证和证照审验。作为公安部4个试点省份之一,江苏已于今年9月20日完成了新版机动车/驾驶人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的改造建设,并于10月1日正式启用新系统办理驾驶证和行驶证。目前,全省每天在网上办理的出国出境和落地审批证件就达2000余张。常熟市公安局还自主开发了“交通行政处罚网上审批系统”,既方便群众,又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 一天下午2点15分左右,南京玄武分局特巡警大队1号巡逻车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大钟亭8号南京证券公司门口发现一名走失的2岁幼儿。民警在现场找到该男孩后,立即查询警务综合运用系统获知,约1小时前,沙某报称其子走失,其描述的特征与该小孩一致。心急如焚的沙某从民警手中接过儿子时连声道谢。 江苏公安信息系统的建立,在查找离散失踪人员、帮助兵役登记、服务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比较完备的应用系统,一呼百应的通讯设施和分布广泛的监控网络……江苏警方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精心构筑疏而不漏的立体防控网络,在服务“两个率先”的征程中,谱写“平安江苏”建设的新篇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6 18:28:53编辑过]
|
|
|
|
1楼#
发布于:2004-12-15 10:48
有价值! 再支持!顶起来<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