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067回复:5
基于GIS技术的数字化测绘产品生产管理
广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b>梅树红</b>
广西航空遥感测绘院 <b>王龙波</b> <P>【摘 要】 介绍数字化测绘生产的主要流程,用GIS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设想以及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 GIS,数字化测绘,生产管理 <b>1 前言</b>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地理信息系统进入实用化阶段,测绘基础理论、技术体系、产品模式、测绘保障手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九五”期间,随着数字测绘产品的试验、试生产、生产到规模化生产,以至于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模拟测绘产品,为建立“数字中国”、“数字地球”等提供了空间数字基础地理信息源。越来越多的测绘生产所用资料是数字化的,生产过程产生的副产品是数字的,生产成果也是数字的。同时,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数据规模也越来越大,而且目前地图数据更新的频率明显加快。生产既要满足国家的大规模、经常性的数据更新,又要不断的推陈出新,满足各行各业、多种用户的小批量、个性化需求。这样在数据安全、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质量控制、数据的成果管理等方面都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运用现代的管理手段高效地监控、调度、规范生产过程和数字产品生产过程中海量数据的管理,是生产单位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GIS技术的应用已比较成熟,而各生产单位的生产也基本是在局域网上进行。有一些生产单位根据需要,在一些成熟的GIS软件上,如Mapinfo、AutoCad等上生成图幅结合表、加密分区图、像对范围等等来协助生产管理,尽管只是工具性的东西、缺乏组织,并没有充分发挥GIS技术及计算机的优点,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的质量。所以,利用GIS技术建立科学、现代、有序的生产管理系统,利用其自动化及图形化的特点,将生产管理中的各种流程、图形、数据相融合,帮助管理人员高效工作,可以使得工作流程更顺畅、资源利用更合理、质量控制有保障,并最终使生产企业获取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b>2 数字化测绘产品生产的一般流程</b> 生产管理的核心是生产过程的管理,下面先看一下数字化测绘产品生产的流程。 <b>2.1 内业生产的基本流程</b> 目前测绘生产中,内业生产主要还是航测法成图,大规模的航测生产主要是DLG(数字线划图)、DOM(数字正射影像)、DEM(数字高程模型)的生产。下图是航测内业生产DLG、DOM、DEM的基本流程。 </P> <P><b>2.2 传统航测内业生产</b> 传统的测绘内业生产,作业人员以图幅为单位,计件生产。一幅图折成若干工天或价格。这样的生产方式,优点在于工天统计容易,管理人员针对作业区的每幅图计算出工天,再以图幅为单位分配给作业人员。</P> <TABLE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height=365>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digitalgx.com/information/article/Image/gis43/image01.gif"></DIV></TD></TR> <TR> <TD height=34> <DIV align=center><b>附图2.1 航测生产的基本流程</b></DIV></TD></TR></TABLE> <P> 这种方式,每个作业人员要掌握所有的工序。当然在实际生产中,DLG的后期编辑及DOM的后期处理也经常交由另一工序作业人员。但每个作业人员要完成的工作步骤仍过于烦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明显不足。而且有的工序存在反复的情况。也有的测绘生产单位采用流水线方式进行大规模的数据生产。 <b>2.3 航测内业生产的流水线方式</b> 数字测绘产品生产流水线是指根据人员、设备、项目的难易程度、用户的需求等对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细化,作业人员完成流水线上的某一个环节。这样管理人员可在每道工序间设立质量控制点,统一质量标准;在人员调配方面可以扬长避短。</P> <TABLE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digitalgx.com/information/article/Image/gis43/image02.gif"></DIV></TD></TR> <TR> <TD height=31> <DIV align=center><b>附图2.2 内业生产的流程一</b></DIV></TD></TR></TABLE> <P> 单从流程图上看,这种方式与前一种方式只是从以图幅为单位变化为以像对为单位而已。但是在以图幅为单位的工作方式下,涉及到多幅图的同一像对被不同的作业人员反复拷贝、打开编辑,而DEM和DOM的生产在像对编辑后进行了像对间的拼接及裁切,在图幅接边时势必再进行拼接及裁切。而在第二种方式下,以框图划分的各工序无重复,而且容易实现批处理,在大规模生产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这两种方式目前在各测绘生产单位都有选用,主要是各生产单位根据自己的设备、人员情况及管理水平进行生产流程设定。但不管用那种方式,在过程中都有大量的数据上载、下载、转载工作,而且因为图幅接边等而有复杂的生产关系,处理这些问题,正是计算机的强项。 <b>3 基于GIS技术的数字化测绘产品生产管理系统设计</b> <b>3.1 系统目标</b> 自动化:自动生成工程范围、图幅结合表等信息;自动对空间数据成果进行上载、下载、转载、卸载等操作 信息化:对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实时地归纳、过滤、量化、统计,为管理人员准确地提供分析、决策、调整的信息依据。 图形界面:管理工作基于图形进行,如工程范围图、加密分区图等,融合其他数据,可进行查询统计等等。 <b>3.2 系统主要功能:</b> (1)工程设计和管理模块 根据输入的控制点文件自动生成工程范围、加密分区图,外业控制点布点图,管理者可以方便查询工程的有关信息:如任务书、技术设计书及各个加密分区的航带、模型、图幅等等。 (2)信息的导入和导出模块 加密成果数据可直接导入数据库中,相机信息、控制点信息、数学基础可直接导出到前端指定的工作目录。 (3)工序管理模块 按已经确定的生产工序流程给各部门、人员分配任务,自动把信息送到各有关科室的计算机。 (4)人员管理 人员通过系统管理员配置权限,根据所属工序进行权限级别设置以及工作内容设置。 (5)有效的数据管理 采用数据分隔的办法存储成果数据,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又可随时查阅数据调度日志,并可及时清理过期数据 (6)质量控制 自动进行生产质量监测控制,由于信息存储于计算机内,可以自动统计各工序、科室及作业员作业质量等级,供管理人员参考。 (7)实时地定量统计 实时统计质量、进度、工天和工作状态等,并以表格或者图形方式进行直观显示。 (8)图形化显示 工程范围、加密分区、图幅结合表、模型结合图、接边关系、完成进度、质量等等都可图形化显示和查询。 <b>3.3系统数据库设计</b> (1)文档库:项目任务书或者合同书;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其他文档; (2)工程信息库:包括工程范围、文档存储路径、数学基础、相机文件等等; (3)加密信息库:加密分区名、加密软件、加密人、加密时间、检查人、工天等等; (4)工序管理库:工序名、作业人数、质检人员、完成进度、工天等等; (5)作业人员信息库:作业人员名、所属工序、权限级别、完成工天、质量评定等等。 (6)基础图: 工程范围图:根据控制点自动生成,工程有关信息可作为图形属性,如工程文档、数学基础、数据源情况等等; 图幅结合表:根据分幅原则及测区范围自动生成,含图幅名、工天等信息; 模型结合图:根据加密结果自动生成,而且在后面的生产过程中进行自动修正; 加密分区图:分区名,并可查询到其他如加密精度等信息; 外业布点图; 航带示意图; 工程涉及到的地理底图,包括道路、水系、地名。</P> <TABLE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digitalgx.com/information/article/Image/gis43/image03.gif"></DIV></TD></TR> <TR> <TD height=31> <DIV align=center><b>附图3.1 功能结构图</b></DIV></TD></TR></TABLE> <P><b>3.4 系统结构设计</b> (1) 采用Client/Server框架结构 这种方式包括服务器端(Server)和客户端(Client)两部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安装相应的软件。如Server端主要进行用户、角色和权限的定义,并负责身份验证。Client端负责测区数据的管理工作,包括测区数据的引入及删除,测区状态的关闭及打开,新产品的创建以及任务的分配和评定,之后的查询、统计、数据检索、生成质量报告等等都在客户端进行。 具体实现可以是数据库系统(如 MS SQLSERVER / ORACLE 等等) + 开发语言环境(如VB/VC等) + GIS图形控件(如 MapX/MapObject等等) (2) 采用Browse/Server框架结构 B/S结构具有如下特征:服务器端安装相应的软件,客户端不安装任何软件(不需要维护)。客户端运行程序是靠浏览器软件登陆服务器进行的。客户端在浏览器里完成一定的计算任务。服务器端保存数据库并完成较多的计算。采用这样的结构,对客户机的软硬件要求不高,用Intranet技术开发,可以跨越几乎所有平台,可移植性好。这样的结构易于维护,因为所有的开发和维护都集中在服务器端。 这种方式在统计分析方面及图形表达等复杂一点的功能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具体实现可以是IIS + WebGIS系统 + MS SQLSERVER / ORACLE + Asp.net等等。 (3)C/S与B/S结构相结合 这种方式可以结合两种方式的优点,需要对数据库进行频繁操作例如添加、修改资料的人员使用C/S客户端,这样客户端功能比较强、安全系数也高;领导层则使用B/S客户端进行数据的查询,这样客户端比较灵活,只要能上网即可以操作。即生产人员的计算机仍安装相应的客户端软件,完成数据的上下载、转载等工作,管理人员通过浏览器对生产情况进行查询统计。 <b>4 结语</b> 数字化测绘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数字测绘生产管理与数字测绘生产技术体系的和谐统一,实现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动态化、规范化,并使网络资源的共享及合理、高效利用成为可能。 在技术已基本成熟、又有强烈的社会需求的现状下,数字化测绘产品生产管理系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把它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结合起来,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P> <P><b>参考文献:</b> <b>[1]</b> 张志勇,吴斌,史忠植. 应用GIS技术的全国海区测绘生产管理信息系统[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 10 <b>[2]</b> 安扬,苏光奎,熊庆文. 基于Intranet的WebMIS-数字化测绘生产管理系统[J]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2 Jun :27(3):1007-3817(2002)03-0028-02</P> <P><b>作者简介:</b> <b>梅树红</b> (1973-),女,云南禄劝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的应用研究工作 <b>王龙波</b> (1972-),男,广西柳城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航测遥感与GIS的应用研究工作</P> |
|
|
|
1楼#
发布于:2004-11-06 21:42
一看就知道是大工程<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
|
|
|
|
2楼#
发布于:2004-11-21 15:31
<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 xie xie 辛苦拉</P>
|
|
|
3楼#
发布于:2004-11-22 10:06
<P>学习了 </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
|
|
|
|
4楼#
发布于:2004-11-22 10:06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
|
|
|
|
5楼#
发布于:2004-12-15 10:58
有价值! 再支持!顶起来<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