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20楼#
发布于:2004-10-28 16:19
<P>2. 内容组成<p></p></P><P>元数据内容标准中的元素分为部分、复合元素以及数据元素三个层次。<p></p></P><P>(1) 部分<p></p></P><P>元数据部分是定义具有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元素以及复合元素集合的一个元数据子集。本标准第一层中有一个部分,为目录信息;第二层中有8个部分,依次为标识信息、数据质量信息、数据集继承信息、空间数据表示信息、空间参照系信息、实体和属性信息、发行信息、以及元数据参考信息。<p></p></P><P>在标准描述中,每一部分首先给出该部分复合元素的名称和定义,接着对组成该复合元素的规则以及数据元素和中间复合元素进行逐一说明,并给出复合元素和数据元素的名称、定义以及选择条件等细节,最后是该部分所有元素的组织关系图。<p></p></P><P>(2) 复合元素<p></p></P><P>复合元素由一组数据元素和其它复合元素组成,它是代表高层次的不能用单个数据元素描述的概念。所有的复合元素都通过数据元素直接地或通过中间复合元素间接地描述,其类型用“compound”标记。在标准实现过程中,复合元素根据其约束条件来决定其内部的数据元素以及中间复合元素的内容是否要给出。<p></p></P><P>(3) 数据元素<p></p></P><P>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组成单位,即图元元数据,它由数据元素的名称、定义、约束条件、最大次数、数据类型、域值等组成。它的取值信息由数值的数据类型和域值决定,其中数据类型描述决定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现形式,比如“integer”表示整型数、“real”表示实型数、“text”表示ASCII码字符、“date”表示日期、“time”表示时间等;而域值指数据元素可以被赋予的有效值范围,包括有效值的清单、有效值清单的参考文献、以及数据集元素的约束范围等。<p></p></P><P>3. 元数据元素属性<p></p></P><P>元数据元素是用于确定和存储描述地理空间数据信息的独立单元,它由九个属性来定义,分别为编号、名称、英文名称、定义、约束条件、最大次数、数据类型、域值、以及标识码。论文在描述元素时省略了英文名称和标识码这两个属性:<p></p></P><P>编号:按照元素在各个部分中的组织方式,对元数据中的各个部分、复合元素、数据元素等所编的唯一数字编号,由数字和小数点组成。<p></p></P><P>名称:赋于元数据元素的中文名称,以便在标准中识别该信息。<p></p></P><P>英文名称:为使元数据标准适应全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需求,在制定每一元数据元素时都给出了该元素的英文名称,以使该标准在全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以及未来数字地球中同样具有标准作用。<p></p></P><P>定义:对元数据中元素的详细描述。<p></p></P><P>约束条件:用于确定一个元数据元素在标准描述中出现的条件。约束条件共有三种情况,即必选项、条件必选项和可选项:<p></p></P><P>必须项是元数据描述中必须提供的内容,用“M”表示。<p></p></P><P>条件必选项的选择立足于一定的前提,即当数据集拥有该元数据元素定义的特征时,该元素便成为必选项,必须给出。条件必选项用“C”表示。<p></p></P><P>可选项数据元素的提供权由数据集生产者决定,它可以被提供,也可以不被提供。该元素主要用于为那些希望自己的数据集能够被详细引用的人们提供一个数据描述的指南,同时,可选项元素的使用也有助于地理空间数据用户和生产者之间的沟通。可选项元素用“O”表示。<p></p></P><P>最大次数:确定元数据元素在数据集描述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次数。其中单独出现时用“1”表示,重复出现时则用“N”表示。<p></p></P><P>数据类型:表示用计算机实现该标准时可以赋给元数据元素的数值类型,比如“integer”表示整型数、“real”表示实型数、“text”表示ASCII码字符等。<p></p></P><P>域值:用于定义可以赋给每个元数据元素的允许值范围,其中数据类型前加“free”单词的表示该元素在取值时没有具体的限制条件,这时任何符合该“类型”条件的值均满足要求,如“free text”表示所修饰元素的取值可以是任何ASCII码字符。当然,有些元素只能部分地给出其取值范围,比如在数据格式转换时,除通用的数据转换格式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数据转换格式。因此,为了让数据生产者在这种形式下更好地描述他们自己的数据,在提供有限格式的内容清单之后,加上“free”以表示还有其它的格式。使用时,数据集生产者首先应在已有的清单中选择元素的取值,如果这些值均不符合其需求,便可以产生自己的域值。<p></p></P><P>标识码:元数据元素英文名称的缩写词,用不多于8个字母的缩写组成。该标识码具有唯一性,用于在计算机中实现该标准体系时用。<p></p></P><P>表4.1 元数据元素属性<p></p></P><TABLE -54.8pt; WIDTH: 540pt; mso-cellspacing: .7pt; mso-padding-alt: 6.75pt 6.75pt 6.75pt 6.75pt"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0 width=720 border=1><TR><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1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cm;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编号<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left" align=left>名 称<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1.5%;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1%"><P 0cm">英文名称<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1.5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21%"><P>定 义<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1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cm">约束<p></p></P><P 0cm">条件<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3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cm">最大<p></p></P><P 0cm">次数<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1.3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1%"><P 0cm">数据<p></p></P><P 0cm">类型<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2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cm">域 值<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3.1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3%"><P 0cm">标识码<p></p></P></TD></TR><TR><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1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8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1.4<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cm;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描述信息<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1.5%;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1%"><P 1.1pt">Description<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1.5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21%"><P 0cm">对数据集的描述,包括它的使用目的和限制条件等<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1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M<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3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1<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1.3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1%"><P 1.05pt">compound<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2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3.1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3%"><P 0cm">descript<p></p></P></TD></TR><TR><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1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8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1.4.1<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cm;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语言<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1.5%;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1%"><P 1.1pt">Language<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1.5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21%"><P 0cm">数据集中使用的语言<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1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M<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3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N<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1.3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1%"><P 0.35pt">text<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2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cm">free text<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3.1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3%"><P 0cm">language<p></p></P></TD></TR><TR><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1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8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1.4.2 <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cm;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摘要<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1.5%;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1%"><P 0cm">Abstract<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1.5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21%"><P 0cm">对数据集内容的简要说明<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1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M<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3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1<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1.3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1%"><P 0.35pt">text<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2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cm">free text<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3.1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3%"><P 0cm">abstract<p></p></P></TD></TR><TR><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1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cm;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1.4.3 <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cm;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目的<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1.5%;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1%"><P 1.1pt">Purpose<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1.5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21%"><P 0cm">对建立该数据集目的的简要说明<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1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M<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3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1<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1.3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1%"><P 0.35pt">text<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2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cm">free text<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3.1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3%"><P 0cm">purpose<p></p></P></TD></TR><TR><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1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8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1.4.4 <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cm;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补充信息<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1.5%;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1%"><P 0cm 21.65pt 0pt 1.35pt; TEXT-INDENT: -1.35pt"> <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1.5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21%"><P 0cm">关于数据集的其它描述信息,诸如数据模型等<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1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O<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3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1<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1.38%;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1%"><P>text<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8.2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8%"><P 0cm">free text<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13.12%; PADDING-TOP: 6.75pt" vAlign=top width="13%"><P 0cm">supplinf<p></p></P></TD></TR></TABLE><P>4. 产生规则<p></p></P><P>产生规则用于表示复合元素与数据元素以及较低层次的复合元素之间的关系,它在元数据中起着很重要的衔接作用。每一产生规则由左边(元素名称)和右边(规则表达式)组成,中间用等号连接,表示左边的术语可以用右边的内容代替或可以产生右边的术语。右边的术语由其它复合元素或数据元素组成。通过这种匹配规则,人们便可以用数据元素表示较高层次的复合元素。为直观起见,后面介绍时用元素属性“编号”的组织层次表示这种组成关系,即上一级编号内容等于下一级编号内容之间的相加。<p></p></P><P>产生规则中所用的符号的含义如下表所示:<p></p></P><P>表4.2 产生规则符号<p></p></P><DIV align=center><TABLE 435pt; mso-cellspacing: .7pt; mso-padding-alt: 6.75pt 6.75pt 6.75pt 6.75pt"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1><TR 7.5pt"><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2%;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7.5pt" vAlign=top width="22%"><P>符 号<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78%;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7.5pt" vAlign=top width="78%"><P>含 义<p></p></P></TD></TR><TR 7.5pt"><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2%;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7.5pt" vAlign=top width="22%"><P>=<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78%;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7.5pt" vAlign=top width="78%"><P>可以由右边代替,产生右边,或由右边内容组成<p></p></P></TD></TR><TR 6pt"><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2%;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6pt" vAlign=top width="22%"><P>+<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78%;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6pt" vAlign=top width="78%"><P>表示由加号左右的元素组成<p></p></P></TD></TR><TR 6pt"><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2%;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6pt" vAlign=top width="22%"><P>[|]<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78%;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6pt" vAlign=top width="78%"><P>选择条件,表示从|分割的内容中选择其一<p></p></P></TD></TR><TR 7.5pt"><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2%;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7.5pt" vAlign=top width="22%"><P>M{}N<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78%;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7.5pt" vAlign=top width="78%"><P>重复关系,表示括号中的内容可以重复M到N次,当M为1时,用N表示,而当N为1时,则直接写为1<p></p></P></TD></TR><TR 18.75pt"><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2%;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18.75pt" vAlign=top width="22%"><P>()<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78%;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18.75pt" vAlign=top width="78%"><P>可选条件,括号中的内容是可选项<p></p></P></TD></TR></TABLE></DIV><P>表4.3 产生规则示例<p></p></P><DIV align=center><TABLE 438.75pt; mso-cellspacing: .7pt; mso-padding-alt: 6.75pt 6.75pt 6.75pt 6.75pt"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0 width=585 border=1><TR 7.5pt"><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2%;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7.5pt" vAlign=top width="22%"><P>a = b + c<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78%;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7.5pt" vAlign=top width="78%"><P>a由b和c组成<p></p></P></TD></TR><TR 6pt"><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2%;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6pt" vAlign=top width="22%"><P>a = [b | c]<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78%;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6pt" vAlign=top width="78%"><P>a由b或c组成<p></p></P></TD></TR><TR 6pt"><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2%;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6pt" vAlign=top width="22%"><P>a = 4{b}6 <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78%;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6pt" vAlign=top width="78%"><P>a的组成中b可以出现4到6次<p></p></P></TD></TR><TR 7.5pt"><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22%;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7.5pt" vAlign=top width="22%"><P>a = b + (c)<p></p></P></TD><TD 6.75pt; PADDING-LEFT: 6.75pt; PADDING-BOTTOM: 6.75pt; WIDTH: 78%; PADDING-TOP: 6.75pt; HEIGHT: 7.5pt" vAlign=top width="78%"><P>a由b和可选项c组成<p></p></P></TD></TR></TABLE></DIV><P>上面圆括号中的内容是可选项,它由数据生产者考虑是否提供。如果生产者决定提供圆括号中的内容,则该生产者就必须遵循元素的产生规则,提供相应的组成元素。比如,当生产者决定提供下面括号中的可选项内容:<p></p></P><P>(a + b + c)<p></p></P><P>时,则该生产者就应当提供a、b和c的内容。另外,数据生产者只有对圆括号中的内容具有是否提供的选择权。<p></p></P><P>在元数据元素内容表中,为方便起见,对并列选项用下列方式表示:比如当[a|b|c]为必选项,且出现次数为1时,a用[1| ]表示,b用[ |1]表示,c用[ |1]表示。依次类推,当出现次数为m~n,即m{[a|b|c]}n时,a用m{[1| ]}n表示,b用m{[ |1]}n表示,c用m[ |1]}n表示[陈述彭、曾杉,1996]。<p></p></P><P>地理数据的内容是千差万别的,它们的特征也各具特色。因此,不管标准制定者的体系多么完备,它总不可能包罗万象,这样便必须提供元数据扩展元素的方法,即由元数据生产者或用户团体制定的元数据标准内容之外的元素。这种元素虽然未包含在元数据内容中,但它对元数据生产者却是必须的。产生元数据扩展元素时,应遵循产生元数据扩展元素的规则进行。<p></p></P><P>5. 元数据元素概述<p></p></P><P>按照元数据内容标准的组成方式,把元数据元素分为两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为目录信息,由一个部分组成,编码以1开头;第二层次的编码共分为12个部分,依次为1、2、3、4、5、6、7、8、9、10、11、12,其中第1-8部分是元数据的标准组成部分,第9-12部分是1-8部分中多次出现的内容,为避免重复,专门列出来介绍。另外,元数据标准内容位于层次结构的最上层,为“第0部分”。为方便起见,在后面具体介绍时均以其所属部分的编号出现,比如,总体标准内容为第0部分,在介绍时便写为“0 元数据”。关于元数据的详细元素,参见文献[赵永平,1998]。<p></p></P><P>0 元数据<p></p></P><P>元数据是关于数据内容、质量、条件和其它特征的数据,它位于整个标准体系的最上段,属于复合元素(compound),由两个层次组成。<p></p></P><P>在构成元数据标准内容的两个层次中,第一层目录信息主要用于对数据集信息进行宏观描述,它适合在国家空间信息交换中心或区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管理和查询元数据时用。第二层则作为详细或全面描述地理空间信息的元数据标准内容,是数据集生产者在提供数据集时必须要提供的信息。<p></p></P><P>(1) 元数据第一层元素<p></p></P><P>元数据第一层次的信息属于目录信息,它是用于标识和查询一个完整数据集及数据集系列的唯一信息。元数据目录信息的主要元素内容来自第二层,但在约束条件上与第二层的对应元素不完全一致。<p></p></P><P>(2) 元数据第二层元素<p></p></P><P><B>标准内容部分</B><B><p></p></B></P><P><B>标识信息</B><B> <p></p></B></P><P>标识信息是关于数据集的基本信息。通过标识信息数据集生产者可以对有关数据集的基本信息进行详细的描述,诸如描述数据集的名称、作者信息、所采用的语言、数据集环境、专题分类、访问限制等,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对数据集有一个总体的了解。<p></p></P><P><B>数据质量信息</B><B> <p></p></B></P><P>数据质量信息是对数据集质量进行总体评价的信息。通过这部分内容用户可以获得有关数据集的几何精度和属性精度等方面的信息,也可以知道数据集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以及它的完备性,这是用户对数据集进行判断以及决定数据集是否满足他们需求的主要判断依据。数据集生产者也可以通过这部分内容对数据集质量评价的方法和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p></p></P><P><B>数据集继承信息</B><B> <p></p></B></P><P>数据集继承信息是建立该数据集时所涉及的有关事件、参数、数据源等信息,以及负责这些数据集的组织机构信息。通过这部分信息便可以对建立数据集的中间过程有一个详细的描述,比如当一幅数字专题地图的建立经过了航片判读、清绘、扫描、数字地图编辑以及验收等过程时,应对每一过程有一个简要描述,使用户对数据集的建立过程比较清晰,也使数据集每一过程的责任比较清楚。<p></p></P><P><B>空间数据表示信息</B><B> <p></p></B></P><P>空间数据表示信息是数据集中表示空间信息的方式。它由空间表示类型、矢量空间表示信息、栅格空间表示信息、影像空间表示信息以及传感器波段信息等内容组成,它是决定数据转换以及数据能否在用户计算机平台上运行的必须信息。利用空间数据表示信息,用户便可以在获取该数据集后对它进行各种处理或分析了。<p></p></P><P><B>空间参照系信息</B><B> <p></p></B></P><P>空间参照系信息是有关数据集中坐标的参考框架以及编码方式的描述,它是反映现实世界与地理数字世界之间关系的通道,诸如地理标识码参照系统、水平坐标系统、垂直坐标系统以及大地模型等。通过空间参照系中的各元素,可以知道地理实体转换成数字对象的过程以及各相关的计算参数,使数字信息成为可以度量和决策的依据。当然,它的逆过程也是成立的,即可以由数字信息反映出现实世界的特征。<p></p></P><P><B>实体和属性信息</B><B> <p></p></B></P><P>实体和属性信息是关于数据集信息内容的信息,包括实体类型、他们的属性、以及属性值域值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该部分内容,数据集生产者可以详细地描述数据集中各实体的名称、标识码以及含义等内容,也可以使用户知道各地理要素属性码的名称、含义以及权威来源等。<p></p></P><P>在实体和属性信息中,数据集生产者可以根据自己数据的特点在详细描述和概括描述之间选择其一,以描述数据集的属性等特征。<p></p></P><P><B>发行信息</B><B> <p></p></B></P><P>发行信息是关于数据集发行及其获取方法的信息,包括发行部门、数据资源描述、发行部门责任、订购程序、用户订购过程以及使用数据集的技术要求等内容。通过发行信息,用户可以了解到数据集在何处,怎样获取、获取介质以及获取费用等信息。<p></p></P><P><B>元数据参考信息</B><B> <p></p></B></P><P>元数据参考信息是有关元数据当前现状及其负责部门的信息,包括元数据日期信息、联系地址、标准信息、限制条件、安全信息、以及元数据扩展信息等内容,它是当前数据集进行元数据描述的依据。通过该元数据描述,用户便可以了解到所使用的描述方法的实时性等信息,加深了对数据集内容的理解。<p></p></P><P><B>引用内容部分</B><B><p></p></B></P><P><B>引用信息</B><B> <p></p></B></P><P>元数据引用信息是引用或参考该数据集时所需的简要信息,它自己从不单独使用,而是被标准内容部分的有关元素引用。它主要由标题、作者信息、参考时间、版本等信息组成。<p></p></P><P><B>时间范围信息</B><B> <p></p></B></P><P>元数据的时间范围信息是关于有关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该部分是标准内容部分的有关元素引用时要用到的信息,它自己不单独使用。<p></p></P><P><B>联系信息</B><B> <p></p></B></P><P>元数据的联系信息是同与数据集有关的个人和组织联系时所需的信息,包括联系人的姓名、性别、所属单位等信息。该部分是标准内容部分的有关元素引用时要用到的信息,它自己不单独使用。<p></p></P><P><B>地址信息</B><B> <p></p></B></P><P>地址信息是同组织或个人通讯的地址信息,包括邮政地址、电子邮件地址、电话等信息。该部分是描述有关地址元素的引用信息,它自己不单独使用。<p></p></P><P> <p></p></P><P>发展标准是一项非常艰难和得不到回报的工作。[Kleinrock,1992]通过认真地观察总结认为:“标准的制定始终是缓慢、费力、具有政治色彩、琐碎、烦人、乏味和吃力不讨好,但又至关重要的事”。并且标准的制定和批准几乎要花同样的时间,因此这项艰苦的工作,先前始终是令人生畏的事。<p></p></P><P>随着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给标准的制定工作添加了许多新的色彩,并随着标准制定对经济建设重要性的增加以及巨额利润的吸引力,使标准的制定权成了当今各国争夺市场的热点。<p></p></P><P>美国在制定FGDC第一个地理信息元数据草案时,克林顿总统便于1994年4月11日签署了名为“协调地理数据的获取与访问: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12906号总统令,以加速美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并要求“在执行令发布后的最初九个月时间中,每一个机构对新采集的数据应直接或间接地按照FGDC制定的标准制成电子版形式,并能通过数据交换中心进行访问。在执行令发布的一年时间内,所有的机构应同FGDC协商制定一个计划,把先前直接或间接采集的所有地理数据制成电子版,并在交换中心网络中可以访问。”[NSDI,1994]。另外,开放 GIS协会也将作为全球性的一个权威GIS组织,在未来为符合开放 GIS兼容标准的GIS产品发放全球通行证,ISO/TC 211的元数据标准将是它在地理信息元数据方面的标准依据。<p></p></P><P>因此,我们也满怀信心地期待着对本文所提出的标准草案体系做进一步讨论,并早日成为国家标准的基础之一,并通过国家法令的形式以促使该标准体系的使用。这样我们便可以把国家在前几个五年计划中生产的所有数字地理信息,以及未来生产的所有地理信息按计划逐步地纳入到我们的网络体系中,并按照元数据体系解决我国地学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有路无车”和“有车无路”的矛盾。<p></p></P><P> <p></p></P>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21楼#
发布于:2004-10-28 16:19
<H4 0cm; TEXT-INDENT: 0cm"><A>2.4.2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A>)元数据标准草案(初稿)</H4><P> <p></p></P><H5 0cm; TEXT-INDENT: 0cm"><A>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A></H5><P>本标准提供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的内容,包括NFGIS数据的标识、内容、质量、状况及其他有关特征。 本标准可用于对NFGIS数据集的全面描述、数据集编目及信息交换网络服务。 </P><H5 0cm; TEXT-INDENT: 0cm">二、 <A>参考标准</A></H5><P left" align=left>ISO 15046-15地理信息--元数据(CD 2.0)
    FGDC 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内容标准(CSDGM)v.2.0</P><H5 0cm; TEXT-INDENT: 0cm"><A>三、术语</A></H5><P>3.1 元数据</P><P>    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即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信息。也可译为描述数据或诠释数据。 </P><P>3.2 元数据元素 (元数据 Element)</P><P>    元数据最基本的信息单元。</P><P>3.3 元数据实体 (元数据 Entity)</P><P>    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P><P>3.4 元数据子集 (元数据 Section)</P><P>    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P><P>3.5 信息交换网络 (Clearinghouse)</P><P>    数据生产者、管理者和用户之间的分布式、电子连接的网络。</P><P>3.6 数据志 (Lineage)</P><P>    数据继承信息,包括获取或生产数据使用的原始资料说明、数据处理中的参数、步骤等情况及负责单位的有关信息等。</P><P>3.7 引用文献(Citation)</P><P>    数据集引用或参考使用的资料、数据集、模型、文献等。</P><H5 0cm; TEXT-INDENT: 0cm"><A>四、NFGIS </A>元数据层次结构和性质</H5><P>4.1 元数据层次结构</P><P>本标准规定NFGIS元数据分为三层: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P><P>元数据元素是元数据的最基本的信息单元,元数据实体是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元数据子集是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在同一个子集中,实体可以有两类即简单实体和复合实体,简单实体只包含元素,复合实体既包含简单实体又包含元素,同时复合实体与简单实体及构成这两种实体的元素之间具有继承关系。</P><P>4.2 元数据性质</P><P>本标准定义三种性质的元数据子集、实体和元素: </P><P>必选(Mandatory)──元数据的核心内容,适用于各种被描述对象,是元数据文件必须包含的子集、实体或元素。 </P><P>一定条件下必选(Conditional )──针对不同的被描述对象特征元数据文件所必须提供的子集、实体或元素。 </P><P>可选(Optional)──该子集、实体或元素是可选的,由用户决定是否将其包含在元数据文件中</P>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22楼#
发布于:2004-10-28 16:20
<H5 0cm; TEXT-INDENT: 0cm"><A>五、NFGIS </A>元数据分级和特征</H5><P><B>5.1 </B><B>元数据分级<p></p></B></P><P> 本标准规定元数据分为两级,即: </P><P>基本元数据──提供地理数据源基本文档所需要的最少的元数据元素集。它包括回答下列问题的元数据元素: "是否有特定主题的数据集('什么')?"、"是否有特定地区的数据集('何处')?"、"是否有特定时段的数据集 ('何时')?" 以及 "订购或了解数据集更多情况的联系人 ('谁')? </P><P>完全元数据──提供完整的地理数据源(单独的数据集、数据集系列、各种地理要素)文档所需要的必选的和可选的元数据元素集。它完整地定义全部元数据,以便标识、评价、摘录、使用和管理地理信息。 </P><P><B>5.2 </B><B>元数据特征<p></p></B></P><P>    本元数据标准定义了8种特征: </P><P>5.2.1 名称 </P><P>   赋给元数据实体或元素的标记。 </P><P>5.2.2 标识码</P><P>   计算机中使用的定义每个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唯一代码。代码结构为: </P><P>xx xx xx</P><P>前两位为元数据子集,两位数字码</P><P>中间两位为元数据实体/独立元素,两位数字码</P><P>后两位为元数据实体包含的元素,两位数字码</P><P>由于一级元数据不分子集,因此第一、二位子集代码省略。 </P><P>5.2.3 定义</P><P>   对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说明。 </P><P>5.2.4 性质</P><P>   说明元数据实体或元素是否总是出现,或有时出现的描述符。描述符分别为: </P><P>M- 必选 </P><P>C- 一定条件下必选 </P><P>O- 可选 关于性质的定义见5.1。 </P><P>5.2.5 条件</P><P>   说明何种条件下元数据子集、实体或元素是必选的。如果对所说明的条件成立,那么该子集、实体或元素就是必选的。 </P><P>5.2.6 最大出现次数</P><P>   指定元数据实体或元素在实际使用时,可能重复出现的最大次数。只出现一次的表示为“1”,重复出现的表示为“N”。 </P><P>5.2.7 数据类型</P><P>   表示元数据元素的一组不同的值,例如“文本”、“整型”、“短语”、“坐标串”、“实型”和“日期”。 </P><P>5.2.8 值域</P><P>   指定每个元数据元素的取值范围。“任意长文本”表示所述内容不受限制,实型数和基于代码的整型数等只能使用一个限定的(闭合的)值域内的值。</P>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23楼#
发布于:2004-10-28 16:20
<P>全部章节请看:</P><P><a href="http://gis.pku.edu.cn/resources/tr/interoperability/gis%20metadata.htm#_Toc22991001" target="_blank" >http://gis.pku.edu.cn/resources/tr/interoperability/gis%20metadata.htm#_Toc22991001</A></P>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eeleo_Lion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注册日期2003-11-29
  • 发帖数1798
  • QQ
  • 铜币551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24楼#
发布于:2004-10-28 19:36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风中小筑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4-03-19
  • 发帖数103
  • QQ
  • 铜币252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25楼#
发布于:2004-11-04 15:30
<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踏雪无痕
外卖仔
外卖仔
  • 注册日期2015-11-13
  • 发帖数44
  • QQ
  • 铜币53枚
  • 威望1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GIS帝国铁杆
26楼#
发布于:2015-11-16 11:08
很棒的
Gis小白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上一页 下一页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