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121回复:2
《自然资源学报》简介
简介
《自然资源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主办的自然资源学科研究的学术类期刊(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2002年起,每期页码增至128面),创刊于1986年。她以反映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等领域研究的主要成果为任务,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导下,积极开展有关学科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促进自然资源学科研究的繁荣,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学报》紧密跟踪和及时报道本学科领域内的重大科技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自然资源学科的发展,对资源科学的定位起了重要作用,并对我国国民经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然资源学报》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被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广大的科研人员认定为我国自然资源研究领域内的权威性刊物。 《自然资源学报》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地理科学类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环境与发展网》(ied.ac.cn)、《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作为核心期刊收录。 据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期刊检索报告,《自然资源学报》的主要评价指标: 总被引频次:92次(1997)→160次(1998)→191次(1999)→275次(2000) 影响因子:0.280(1997)→0.348(1998)→0.449(1999)→0.619(2000) 即年指标: 0.086(1997)→0.112(1998)→0.179(1999)→0.075(2000) 指标综合加权评分: 50.54(1998)→59.05(1999)→63.83 (2000) 自引总引比:0.156(1998)→0.05(1999)→0.062(2000) 《自然资源学报》1992年被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评为全优期刊,荣获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1997年,荣获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中国地理学会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期刊奖。 主要报道范围: (1)自然资源学科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2)中国自然资源考察(数量、质量评价)、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经验及研究成果; (3)自然资源研究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及其研究成果; (4)区域自然资源的管理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5)综述和简要报道国内外自然资源研究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6)自然资源研究中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 (7)其他对自然资源研究具指导意义的论述。 读者对象: 从事自然资源学科研究的科研人员、决策与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师生。 刊 号: CN 11-1912/N ISSN 1000-3037 订阅办法: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 82—322;亦可向编辑部订阅。 编辑部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3号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内 邮政编码: 100101 电话: (010)64889771 传真: (010)64889771 电子信箱: zrzyxb@igsnrr.ac.cn 稿 约 《自然资源学报》主要报道自然资源学科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评价、自然资源研究中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运用、区域自然资源的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成果,综述和简要报道国内外自然资源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面向自然资源研究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欢迎上述人员踊跃投稿。要求: (1)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练达,论文每文请勿超出8000字,其它拦目每文请勿超出6000字,包括图、表、中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等。中文摘要忌指示性,并勿超出300字。英文摘要要求实质性内容(约1个版面、2500字符),并另附相应中文对照稿。 (2)请用16开单面方格稿纸书写或打印,字迹工整清楚,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外文请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公式亦请注明字符的正斜体、大小写。 (3)插图请绘制清晰,图中文字用6宋标注清楚,在正文中留出插图位置,并在图下标明中英文图题。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件,必须严格按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绘制。应特别注意南海诸岛、中印边界线走向、钓鱼岛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界的正确画法。 (4)表格请作成三线表,直接列入文内,并在表上标明中英文表题。图表长宽不得超过21cm和14cm。 (5)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在参考文献中列出。说明作者、文献和来源。 (6)另页附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职务职称、专业及主要论著),限300字以内。并注明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电话、E-mail等,以便及时联系。文中不要出现作者名。 (7)文稿请寄一式两份;不符合本刊要求的文稿,将先退请作者:作者请自留底稿,刊用与否恕不退稿,收稿后3个月内通知处理意见。 (8)文稿请寄:100101 北京安外大屯路917大楼(或北京9717信箱)《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或发E-mail至: zrzyxb@igsnrr.ac.cn 。 《自然资源学报》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The Fourth Editotial Committee of Natural Resources 顾问: 孙鸿烈 陈述彭 张新时 石玉林 李孝芳 程 鸿 Advisors:SUN Hong-lie, CHEN Shu-peng, ZHANG Xin-shi, SHI Yu-lin, LI Xiao-fang, CHENG Hong 主编: 李文华 Editor-in-chief:LI Wen-hua 副主编: 成升魁 赵士洞 陈家琦 姚懿德(专职) Associate editors:CHENG Sheng-kui, ZHAO Shi-dong, CHEN Jia-qi, YAO Yi-de(executive) 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Editorial Boars Members: 马克平 王如松 王伟中 史培军 包浩生 朱鹤健 刘纪远 MA Ke-ping, WANG Ru-song, WANG Wei-zhong, SHI Pei-jun, BAO Hao-sheng, ZHU He-jian, LIU ji-yuan, 刘世荣 刘巽浩 刘钟龄 李世奎 李秀彬 沈长江 何乃维 LIU Shi-rong, LIU Xun-hao, LIU Zhong-ling, LI Shi-kui, LI Xiu-bin, SHEN Chang-jiang, HE Nai-wei, 何 岩 何贤杰 那文俊 张兰生 张华龄 张壬午 HE Yan, HE Xian-jie, NA Wen-jun, ZHANG Lan-sheng, ZHANG Hua-ling, ZHANG Ren--wu, 张正敏 陈传友 陈百明 陈永林 周凤起 郑大玮 ZHANG Zheng-min, CHEN Chuan-you, CHEN Bai-ming, CHEN Yong-lin, ZHOU Feng-qi, ZHENG Da-wei, 郑 度 夏训诚 胡代泽 骆世明 袁子恭 黄润华 傅伯杰 ZHENG Du, XIA Xun-cheng, HU Dai-ze, LUO Shi-ming, YUAN Zi-gong, HUANG Run-hua, FU Bo-jie, Elisabeth Kessler(Sweden). |
|
|
1楼#
发布于:2007-11-20 02:54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1.gif" />
|
|
2楼#
发布于:2007-11-26 18:11
地理所办的,了解过
|
|